患者董女士前不久感冒发烧去看病,医生本来开了两天的退烧吊针,后来看董女士是门诊统筹病人,赶紧拿过处方单,重新开一张,连退烧针都省了。
在医保部门和医院对于门诊统筹结算制度的口水战中,一些真正需要治疗的病人正为此付出代价,董女士的丈夫赵先生昨日愤怒地向记者投诉:这样搞下去的话,会搞出人命来的。
而广州市医保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政策的初衷是减轻病人负担,一旦查实有这样的情况,重则将取消医院的医保定点资格。
类型一:一见统筹病人马上改单 赵先生昨日找到了记者,投诉海珠区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其爱人董女士看病的经历。他说,医生一听说董女士是门诊统筹病人就修改药方,只开了一盒VC银翘片和4粒先锋胶囊。“总共是37元,我们付了18元。后来,在我们的要求下,再花2.4元买了退烧药。”他们表示,医院的做法让人特别寒心。
类型二:私定统筹门诊账单定额 退休工人老杨是个老病号,本想着门诊统筹正好可以减轻负担,但当他到时常去的医院看病的时候,却发现更麻烦了。“以前医生一次就开四天的药,现在只开两天的药。”老杨表示,自己年事已高,出入医院很麻烦。还有的医生将一张处方单变成两张单。患者刘先生看完病去付账,药房工作人员一听是普通门诊统筹的,马上要求其到医生那里重新开药。原来,他68元的账单已超该院定下的60元的标准。一些医生见病人确需用到足量药才能治好病,便偷偷告诉病人取完药后,再去找其他医生开药,或等明天再来开药。
医院:我们绝对没有限额处方 对于几名病人的投诉,记者昨日向该医院求证。该医院医务科工作人员杨女士表示,医院绝没有对于处方单进行限额,也没有让医生对于门诊统筹病人区别对待。“他们当场就应该到我们医务室来投诉呀。”
杨女士表示,相比大医院,小医院的药品目录大都是在医保目录范围之内的,很少有机会开医保目录范围之外的药。不管统筹病人还是非统筹病人,都会开同样的药。但她表示,医院会有一些限制:“今天就来了一个老人家,有慢性病,用了门慢待遇之后,又到门诊来,要把一个月300元的限额全部用光,要求开一个月的药,这样当然不行。”
潜规则:医院害怕老人多开药 话虽如此,但是记者了解到,不少医院对于门诊统筹的处方限制早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虽没有明文规定,但确实在执行,而且也对不少病人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对医院来说,现在相当矛盾,“我们当然希望更多人来"定点"啊,但是我们也很害怕老人家老是来开药。”
医保部门:医院违规取消定点资格 “看病,是按需看病,而不是看菜吃饭。”对于上述问题,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有关负责人表示,门诊统筹待遇的出台,就是为了减轻参保人的医疗负担,而不是阻止参保病人看病。对于个别医院的这种做法,并不是门诊统筹政策的初衷,而是执行中的一种误导。
他表示,一个政策刚出来会有各种情况发生,但只要医院还是像以前那样运作,病人也照旧看病,肯定没有问题。医生应该遵守职责、合理看病、合理开药。“我们会对情况进行调查,到底是医院不了解政策,还是故意为之。如果是后者,将会按规定进行处罚,重则取消医保定点资格。”
记者了解到,对于医院和参保病人的各种反应,这几天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医保处、广州市医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天天在医院微服私访,搜罗各种情况、召开分析会。有关人士表示,现在的数据还是比较单薄,需要花一个月时间来调查情况,再进行分析。(蒋悦飞颜英) (来源:广州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