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安部近日的部署,自8月15日起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严厉整治酒后驾驶交通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全力预防重特大交通事故。16日,从媒体报道各地严打酒后驾车首日的“战果”看,顶风违法的酒后驾车者仍有不少。
成为常态:必要
据广东媒体报道,15日晚,严查酒后驾驶行动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各个城市全面展开,广东省交警发现醉酒驾驶78人,拘留78人;而据重庆媒体报道,严打酒后驾车首日,查处酒后驾车76件,暂扣驾驶证76个、机动车105辆,行政拘留12人。
这些数据既充分说明严厉打击酒后驾车刻不容缓,也证明了让严打酒后驾车成为常态的必要性。
尺度松紧:统一
近期各地酒后驾车造成的恶性命案接连不断,严重干扰了社会和谐。在这种背景下,在全国统一开展针对酒后驾车的严打,首先有助于改变各地对酒后驾车打击尺度松紧不一带来弊病。
执法平等:重要
严厉打击酒后驾车,除了要在地域上保持全国一致的协同性,执法尺度上的平等性也至关重要。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交管局将通过POS机等科技设备对查获的酒后司机直接录入“黑名单”数据库,通过闭环执法的手段,减少中间环节,及时上网录入,快事快办,不留情面。针对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公务人员酒后驾车行为,地方交管部门还将抄告同级纪委。这些做法都将对酒后驾车违法行为形成“零容忍”的打击和震慑,让“权”和“富”在酒后驾车高压线前无后门可走,打掉少数人的嚣张气焰和侥幸心理。
媒体协同:很好
从各地严打酒后驾车首日的报道看,媒体与交管部门协同作战是一条很好的经验。媒体的相机和摄像机及时将酒后驾车违法者的丑态向社会曝光,增加对酒后驾车者的震慑。
部门联动:有效
近日,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要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将协调保监会、银监会等部门,与车辆保险费率和银行个人诚信体系挂钩,凡酒后驾驶发生重大事故或醉酒驾驶的,提高车辆保险费率,纳入银行个人不良记录。记者认为,这也将有效震慑那些酒后驾车者。
(据新华社北京8月16日电/记者南辰)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