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救助20多年抢命130多 浙江温岭一位海上“活雷锋”的遭遇折射我国民间救助之困 新华网杭州8月17日电(记者李亚彪)随着台风“莫拉克”的造访,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季节已经到来,浙江省的开渔期也日渐临近,42岁的温岭市渔民郭文标的压力越来越重。
这位浑身黝黑的海边汉子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海上义务救助,从惊涛骇浪中抢回130多条濒临绝望的生命,成为福建、浙江沿海一带渔民心目中的海上“活雷锋”,而他自己却因为救人不得不放弃捕鱼导致收入锐减,同时繁重的救助花销更让他步履维艰。
郭文标的义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也折射出民间海上救助当前所遇到的尴尬。
自造救助船,在“鬼门关”抢回130多条人命 温岭地处浙江省中南部沿海,是隶属台州市的县级市。当地作为南来北往的运输船舶和进出港湾渔船交汇处,也是台州市海上搜救中心的救助大户。
说起海上救助,这里的人都会谈及石塘镇小沙头村渔民郭文标。郭文标已参与渔货船舶海上险情事故救助20多年,连自己都说不清楚到底救了多少人。在当地政府、边防派出所、海事救助机构有据可查的资料里,有130多位有名有姓的本地和外地渔民因其救援而死里逃生。郭文标仅2008年就救助船舶12艘,为国家、集体和个人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早年以捕鱼为生的郭文标,15岁时生平第一次从海里救起一位老人,此后边捕鱼边顺便救人。2000年,郭文标救援名气越来越大,求助者越来越多,他只好放弃捕鱼,成为“救援专业户”,一年四季只要有险,随叫随到。
2003年冬天,福建一艘渔船触礁,郭文标用自己的船冒着生命危险将遇险渔船和17名船员拖回岸边,船主拿出数万元感谢,被婉言谢绝。20多年中,郭文标对每一起救助从不谈施救费用。
郭文标最早救人用的是捕鱼的小木船,后来为专门救人,花8万元造了一艘12米长的机动铁船。几年后,这艘船由于马力小,在一次救援中受损,郭文标又花16万元造了一艘马力更大的双发动机救助船。“后来这条船也不够用了,因为搜救范围越来越远,最远到60海里外的公海。”郭文标说,“我现在救人的船长25米、250马力,此外还有两条小船,以适用于不同的救助环境。”
20多年来,郭文标为救人自费共建造了包括两艘快艇在内的六七条船,家中积蓄几乎都用于建船、购买救助设备。村民郭廷炎说:“文标买过四五套潜水设备救人,有的一套上万元,普通渔家没人会买这样贵的设备。”
救人英雄,要靠捡海洋垃圾贴补家用 收入减少,救援开支增加,让郭文标生活艰难。
郭家是小沙头村海边的一座破旧老屋。当地多数村民已改善住房条件,郭文标在这里住了十几年,没钱再建新房。无业在家的妻子章文华把几双胶底鞋洗干净,挂在窗上晾晒。“这是文标的救人工具,现在是台风季节,放在这里方便他随时出海。”她说。
渔民陈宝祥说,郭文标现有三条船,一年油费得八万元。虽然他的船偶尔接待少数游客到海上体验打鱼,可年收入也只有三四万元,儿子又在上中学,不知道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郭文标说,他有三个收入来源:除不定期接待游客外,还为其他船只清理螺旋桨收取劳务费,而更多的是靠捞捡海洋中遗弃的废钢绳、废铁卖钱。四五名救援助手都是亲戚,一来省钱,二来万一救助中出事,亲戚好说话。
郭文标的手机号,就写在石塘镇码头的醒目位置。而事实上,这个号码许多渔民会背了。为方便遇险者求救,郭文标是当地最早买手机的一批人,此后从没换过号码,手机却常换。
“因为我只买得起两三百元的手机,总是坏,这部手机又快听不清了。”郭文标拿着正用着的旧手机说,“现在每月话费上千元,可我从不敢关机。只有一次手机被海水泡坏,有渔船打电话求救没找到我,后来打到家里,还质问我为什么关机。”
据海事部门介绍,郭文标是日渐兴起的民间海上救助力量代表,他弥补了国家专业救助力量的欠缺。郭文标可以在海里待两天两夜,可以扛几十公斤重的铁锚在十几米深的海底行走,12级风浪下可以自由泅泳。他熟悉当地海域,只要报出经纬度,能立即确定具体方位,对附近岛屿、险滩和暗礁胸中有数。郭文标还教过当地边防官兵如何救助,当地边防、海事部门接到紧急救援电话时,常常把电话直接转给他。
郭文标感动了越来越多的渔民自发参与义务救援。去年3月,一艘外籍货船遇险,22名船员危在旦夕。郭文标接到求救电话时正在很远的海域,他边掉转船头赶往出事地点,边拿起对讲机请在出事地点附近作业的渔船救助。当郭文标赶到时,十几艘接到他通知的渔船已把全部船员救起,他不由得热泪满面,以前自己救助时别人站在岸边看热闹,现在他已不再孤独。
“郭文标之困”折射民间海上救助之困 有关人士认为,海上“活雷锋”郭文标的现实困境,折射出当前民间海上救助工作的尴尬。
前不久,有关部门批准建立以郭文标为主的温岭市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并建造一艘41米长的大型救助船。280万元的造船费用,政府补贴40万元,其余资金郭文标还得自己通过向银行申请信用贷款解决。
由于国内尚没有救助船的建造标准,郭文标多次与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沟通,最后才敲定按渔船标准建造。因为一是渔船抗风力强;二是渔船可以拿到国家柴油补贴;三是报废后可以卖给别人捕鱼,不至于废弃。
建船中,船证需要层层审批,而没有船证不能开工,郭文标考虑到台风季节的到来,加之9月中旬开渔期需要启用,不得不打“擦边球”,边造边办证。现已是浙江省人大代表的郭文标说:“前一段时间很累,我要不断去造船厂看船的质量,要打工、捡废品挣钱,还要到省里市里跑船证,又要开一些会,抽空还得救人。”
温岭海事处副处长林炳贤说,国内民间海上搜救没有专门经费,他们只能帮助郭文标争取点柴油补贴,并为他申报救助先进个人,争取一些奖金。2006年与2007年郭文标两次获得先进,共拿到7万元奖金,可这是微不足道的,难以支撑繁重的救助花销。
今年浙江省“两会”期间,郭文标建议对建设民间海上救助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加大投入,政府通过扶持民间救助的示范效应,将带动整个沿海地区更多民间力量参与海上救助。浙江省海事局和温岭市政府都对此表示,将参照国外惯例引导、扶持民间海上救助机构的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争早日建立省市两级搜救奖励专项资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