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海东地区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区。“五五”普法以来,海东地区把法制宣传教育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和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农村普法的新路子。
抓重点人员使海东地区在农村普法工作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成绩。
多年来,该区将乡、村、社干部、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回乡知识青年和农民工作为重点进行法制培训。互助土族自治县在“四五”普法期间,就开展了乡村“法律明白人”培训活动,培训千名“法律明白人”;“五五”普法以来,“法律明白人”培育活动在全区推广,目前,全区共培育“农村法律明白人”4108名。
抓难点问题是海东地区在农村普法中的重要切入点。近年来,该区紧紧抓住农村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了法制宣传教育。针对海东地区每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季节工约40多万人的实际,地、县、乡镇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把农民工的法制教育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工作对待,积极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维权等法律服务。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农民以外出开“拉面馆”而闻名,全县约有1万多人是全国各地“拉面馆”的小老板,为此,县劳动部门每年专门开设的“拉面”技能培训班上,将法制培训列为必不可少的内容,深受群众欢迎。化隆回族自治县“枪患”问题严重,通过认真排查摸底,该县将19个村确定为治理“枪患”重点村,联合公安、法院、综治、民宗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包村开展治理“枪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抓有利时机是海东地区农村普法工作遵循的原则。一直以来,冬闲时节是该区最重视的普法季节,随着“农村三下乡”活动紧锣密鼓的进行,法制宣传也同步展开,农民工法制培训依次开展。今年冬舂季节,该区利用农村人员相对集中的有利时机,在全区乡镇、村社和各级涉农部门开展了历时一个月的党纪党规和涉农法律法规教育活动,组织12个宣讲团,精心准备了500多个案例,在全区94个乡镇和有关部门举办培训班,巡回宣讲88次,使9714名农村基层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党纪党规和法律法规教育。
海东地区多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诠释了一个道理:农村普法,贵在坚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