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畔,有一座古朴而优雅的茶亭,它有一个美誉———“普法茶亭”。这是丰台区为贯彻落实“四五”普法规划,强化流动人口法制宣传教育而设立的固定普法阵地。自2001年9月设立以来,“普法茶亭”将贴近百姓的品茶传统与服务群众的法制宣传有机结合,在全国首次以品茶聊法的崭新形式,传播法律文化,弘扬法治精神,构筑了一道法治文化新景观。
筑巢引凤志愿队伍蓬勃发展
九年如一日的法制宣传和服务,离不开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参与和无私奉献。“普法茶亭”成立至今,法制宣传队伍日益壮大,由最初的百名扩充到现在的近三百名,初步形成了以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退休法官以及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等法律专业人士为主体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无论严寒酷暑,始终坚守茶亭岗位,奋斗在为民普法维权的服务战线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召了更多的社会志愿者,不少外区县的律师听说“普法茶亭”之后,主动要求参加“普法茶亭”的普法活动,为群众开展义务法律服务。2001年以来,在志愿者的广泛参与下,“普法茶亭”累计举办法制讲座百余场,接待群众法律咨询数万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数十万册。
优化平台宣传规模不断扩大
“普法茶亭”初创时只以在茶亭提供法律咨询为主,后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发展成以“普法茶亭”为中心,附带音像亭、讲座亭、展览角、流动法律图书角、法律援助与青少年维权岗构成的“三亭二角一岗”立体式法制宣传教育阵地,形成了具有一定人文氛围、贴近群众生活的法制宣传教育景观。
“普法茶亭”是主亭,每周日上午八点半至十一点半由法制宣传志愿者为群众提供免费咨询,解决群众的法律疑难;“普法音像亭”位于茶亭东南角,专门播放生动直观的普法视听资料,拉近法律与群众生活的距离;“普法讲座亭”于每月第一个工作日举办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制讲座,把系统化的法律知识交到群众手中;“普法展览角”通过展出普法文字图片资料,让群众了解法治最新动态和最新法律法规;“流动法律图书角”提供多种法律图书,满足不同人员的法律需要;“法律援助与青少年维权岗”为弱困群体获取国家法律保障提供“绿色通道”,由援助中心指定律师为他们免费提供代写法律文书、代理诉讼等服务。
“普法茶亭”优化“三亭两角一岗”普法平台的同时,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先后开展了“普法茶亭”进社区、“普法茶亭”进庙会等活动,内容涉及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拆迁法、传染病防治法、行政许可法等重点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政策,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被老百姓誉为联结法律知识和群众生活疑难的“贴心亭”。
求实创新品牌建设不断完善
“五五”普法期间,“普法茶亭”立足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法制宣传的时代内涵,实现了法制宣传与法律服务的有机结合,逐步成为覆盖全区、辐射全市的全市首家区级法制宣传志愿者服务站,成为丰台区法制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和重要品牌。
一是升级服务。服务时间上,将夏季阶段性服务升级为全年不间断服务;服务内容上,增添了政府职能部门法律与政策咨询台,由相关委办局工作人员接待群众咨询,受理投诉建议,聆听百姓声音。二是拓展阵地。为了方便群众学法用法,“普法茶亭”突破原有的地域局限性,逐步向全区各街道进行拓展,有效满足不同区域的群众法律需求。三是创新形式。“普法茶亭”不断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通过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播放专题片、发放法制宣传材料等途径,传播法律文化,提高群众的法律素质;通过举办“法治文化节”、“法律明星”PK赛等主题活动,增强广大群众学法用法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通过代拟法律文书、调解非诉讼民间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
贴近百姓为民服务成效明显
“普法茶亭”整合了高品位的传统茶艺文化和直观的现代视听技术,以贴近百姓、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法制宣传教育方式传播法律文化,提供便民维权,使普法工作真正融入到百姓日常生活,为群众知法、懂法、学法、用法搭建了便利平台。群众普遍认为“这种普法形式很好,既逛了公园,又学了法律知识,群众办事之前心里也有了谱”。
“普法茶亭”的成功,不仅树立了丰台区依法治理的新形象,也成为反映丰台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窗口,曾先后被中央电视台及“十六大”摄制组、北京电视台、《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法制报》等十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大量群众慕名而来。
如今,“普法茶亭”已经走过了九个春秋,在这个古朴而优雅的地方,一批批坚守正义理念、传承法治精神的普法志愿者们,肩负时代的责任和历史的使命,为普通百姓打开了一扇扇知法学法之门,为广大群众铺垫了一条条依法维权之路,在淡淡的茶香中筑起了一道法治文化新景观!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