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一名高考考生胡松被湖北师范学院录取了,不愿意来湖北黄石市读书,为了退档,胡松的爸爸自己开车千里迢迢来黄,要求湖师退档,理由是家里太穷读不起。(《成都商报》8月20日)
按理说,考生志愿填报失误,被不中意的学校录取,想通过退档来重新选择,这个要求不过分。
而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和意愿,出面做点工作,只要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都无可厚非。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孩子出现了这种情况,肯定也会这么做的。
不过,因为这个叫胡松的考生家长,是一位官员——哪怕他是一个小小的镇级官员,情况就不同了。官员似乎是“原罪”,是个天然挨骂的对象。你看,网上对这则新闻的跟帖,几乎是骂声一片,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虽然这位老兄,来办退档的理由——“家太穷,读不起书”,有些勉强,但这恐怕不应该是被骂的理由。或许,“家太穷”勾起了人们对这位官员家境的质疑,并进而引发和放大了人们对“官员们”的普遍不满。我注意到,新闻刻意强化了家长“亲自开车”这个细节,在这个春秋笔法下,隐藏着两层意思:一是他如果开的是私家车,是否有不当收入;如果他开的是公车,又涉及到公车私用问题。在或隐或显的表意下,这则新闻的导向就确定了:作为读者,思路不由得就向一个方向逼近,那就是质疑、质疑、再质疑,不满、不满、再不满。
如果再还原一下新闻,不禁要问,记者是如何获得这个线索的?很可能是学校提供的。那么,学校在这则新闻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他们是处理退档的当事者,如果按照原则不能退档,那么,所有理由都只能是“理由”而已,“家太穷”和“不愿上”在效果上应是一样的。如果可以退档,那么,更是不需要理由。拿这样的理由来说事,拿官员来说事,有何用意?这本不是新闻的新闻,被硬做成了新闻,做成了一个颇具“导向性”的新闻,其潜在的危害,不过是加剧了“仇官”情绪而已。如果说这可能成为一个新闻,那只能是讨论“该不该、能不能”退档;如果记者想剑走偏锋反腐败,不妨调查一下这位官员所驾的车是不是公车。这两点都不做,只按照片面信息想当然地硬做成这样一则新闻,其误导性显而易见。
而在现实中,这样不负责任的新闻还有许多,这些缺乏专业操守的新闻,误导舆论,混淆视听,长期累积下来,将起到很坏的作用。
我这样说,并不是为官员开脱。有问题的官员,当然是舆论批评的对象,但是,不论情况盲目抨击,有时候不仅仅会冤枉一些官员,还会恶化社会舆论环境。这样的批评泛化,并且渐成习惯,是不是一种恶例,值得思考和反省。(肖余恨)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