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邮筒4个月收到20多个身份证
小偷“请”邮局送还失主
本报讯(记者 孙珺 通讯员 李汉梅)4个月,江汉路步行街天桥下的邮筒“收到”20多个市民的身份证、银行卡等个人物件。这些莫名投递的证件原是出自小偷之手。
“这是最近几天开箱取到的,”昨日,在武汉邮政发投局江岸分公司上海路投递站站长周耀峰桌上,记者看到3名女性的身份证及银行卡、社保卡、收据等。身份证信息显示,她们来自黄陂、阳新等地。
周耀峰称,该站今年5月7日起接手江岸区20个邮筒的揽收任务,唯独江汉路步行街天桥下的1403号邮筒,几乎每个月都会“冒出”5、6个身份证等个人物件。站里派出了4、5名投递员“兼职”找失主。
投递员刘伟生回忆,6月一天早上,他接到一个身份证,还有一张开往随州的火车票,发车时间就在当天下午。他通过身份证上的地址联系到武汉大学保卫部,通过保卫部找到大一女生小蓓(化名)。当时,小蓓急得直掉眼泪。她称,逛步行街时丢了钱包。接到保卫处电话后,她打车赶往上海路投递站,到达时距开车还有1个多小时,小蓓大松一口气。
目前,20多份物件已陆续找到失主,没联系上的,邮递员就通过挂号信寄到身份证上的地址。如果挂号信返回,将送至公安部门。
周耀峰称,从失主口中得知,他们都是在步行街上逛街、吃饭时被扒走了钱包。失主八成是年轻女性。
误认为是骗局 不敢上门来认领
邮递员做好事遭遇尴尬
本报讯(记者 孙珺 通讯员 李汉梅)在送还失物的过程中,不少失主担心一脚踩进陷阱,不敢上门认领,使得一桩好事变了味。
昨日,上海路投递站站长周耀峰告诉记者,在致电对方来领证件、物品时,有些人将信将疑,不愿意来认领。“你不会是小偷吧,还我身份证,是不是想要酬金?”有失主直接质问。这样的问话令投递人员十分尴尬。
为消除怀疑,该投递站出了道规定:不得以个人身份上门送还物件,只能通过单位、组织统一安排,通知相关人员来站里来认领,并告知对方详细地址和电话。最后还得嘱咐一声,可以打11185客服电话来核实投递站的真实性。
当然,认领时也需要核对身份,核实丢失的物品数量、品种。确定对上人后,才能交付失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