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让工业化成果惠及“三农”

2009年08月28日05:21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山西日报
  时间:2009-08-28 04:31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介休市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 宋建国 任江英

  编者按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的基本方略,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任务。在山西这样的资源型地区,工业怎样反哺农业、城市怎样支持农村,介休市在这方面做了些探索,今天发表《让工业化成果惠及“三农”》一文,意在给大家启示。在介休市义棠镇旺村边的山谷中,惠民养殖公司24栋红墙蓝顶的“猪别墅”从高到低整齐排列;猪舍内部,自动风机、水帘降温设备、全面积地暖,还有即将安装的全程监控,无不体现出公司建设的现代化。

  让人惊叹的是,记者在介休市农村采访时发现,像这样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手笔并不罕见。据了解,该市已有260余户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投入资金5亿多元,开发领域涉及养殖、农产品加工、流通、种植等,惠及农户3万余户,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形成了龙头企业牵引、优势产品支撑、园区示范带动的农业产业化格局。

  短短几年,介休这个以工业为主导的新型能源和煤化工基地,其农业和农村为何能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介休市委书记秦太明道出谜底:“关键在于市委、市政府积极引导工矿企业转型发展,发挥自身的工业与经济优势,通过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高投入、高层次进行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符合市情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工业化积累的资金、管理技术、经营理念等生产要素集聚农业领域,为介休农业产业升级提供了“动能”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介休的领导层也深深认识到,在介休放松农业发展工业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但离开工业谈农业同样不着边际。

  多年来,介休依靠工业发展,不但经济得到快速提升,也为农民提供了充足的就业岗位。但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工业结构调整,不少煤焦企业因为不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被关停,从去年开始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工业企业又造成了强烈冲击,一些工商企业也开始自觉谋求新一轮的创业契机。

  “发展单向型经济的路肯定越走越窄,我们必须发挥固有优势,引导、鼓励企业家转型发展,快速提升全市农业发展的级次和水平,把农业这块短板拉长,尽可能多地提高农业对农民就业和收入的贡献份额。”介休市副市长侯文亮说。

  两年来,介休市不但在全市进行了高效农业布局规划,还制定出了明确的帮扶政策,给涉农项目在土地、审批手续等方面极宽松的政策;

  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对有一定发展基础,有进一步扩张要求的规模种养户,市财政协调解决一定额度的一年期贷款贴息。

  就是在这样的优惠政策中,介休市维群集团投资1.2亿元兴建了包括2万头优质商品猪、200个日光温室大棚、3000立方米储藏室、大型沼气池在内的占地800亩的现代新农业示范园区。“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民的地集聚起来,兴建现代化的农业工厂,实现工业化的农业生产。”维群集团现代新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介绍。按照规划,这里可以解决近600个农民的就业,将是介休市特有的推进现代农业和农业循环经济的全新发展模式。

  无疑,科学细致的工作和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使高效农业逐渐成为介休市企业转型发展的热门项目,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

  2000余个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12个现代化万头猪场,收全省、卖全国的核桃加工基地搭起介休现代高效农业框架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但单纯依靠农业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需要周期较长,如果有雄厚资金实力、先进管理理念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作支撑,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就会起点高、起步快、手笔大,很快取得成效。

  张兰镇孙村是介休市较为偏僻的村子,但是一排排日光温室大棚的落户让这个曾经寂寥的村庄变得富有生机。

  “谁家建大棚,政府不但给办贴息贷款,还帮着调整土地、接水接电,我们家去年建了这个棚子,今年就有了4万多元收入,今年年底我们村的大棚就上百了。”大棚种植户王维明高兴地说。

  不难看出,介休的温室大棚发展得晚,但建设标准都比较高。据介绍,市、乡、村还采取三家负担的办法出资聘请了技术员,起到了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

  在同样高标准建设的帅达种养殖农牧公司,记者看到管理人员正通过办公室的电子屏幕,全程监控猪场管理的每一个环节。目前,这个由煤焦企业转产成立的万头猪场已经为周边100多个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政府的帮扶和转产企业家的辐射带动,让介休老百姓真切体会到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带来的实惠,仅去年,全市现代化万头规模养猪场就发展到12个,今年年底,全市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将达到2000余个。

  全市种养业迅速发展的同时,连福镇西杨屯村的吴忠明正带领全村村民加工保鲜核桃仁,和他一样的5个核桃仁加工大户,不但带动着5000个加工户,年加工核桃4500吨,而且有成熟的技术和广阔的市场,形成了收全省、卖全国“气候”。加工企业的带动和政府补贴政策的出台,促进了核桃干果经济林的快速发展,现在全市优质核桃干果经济林种植总面积已达5万亩。

  1.9万余户沼气池建设、60个高标准生态示范园林村、19个村移民搬迁、让介休市的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工业反哺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的目标。可喜的是,在介休,这一点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市委市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中提出:要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方式,一方面,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实施移民迁村工程,加大小城镇建设;另一方面,配合沼气工程和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进行高标准生态示范园林村建设,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花”。

  作为全省民营企业发源地,市委市政府不但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城乡公共事业,而且充分调动广大企业家奉献社会、回报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一企推一村、共建新农村”的号召,71户优秀企业纷纷自觉加入助推农村发展的行列中,通过多种途径,为新农村建设“出资”“出智”。

  2008年,市财政拿出近2亿元资金用于60个高标准生态示范园林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沼气推广和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支持“三农”的资金也高达2.1亿元,仅安泰集团就为义安村的新农村建设拿出500万元。今年,市委市政府再次提出“百家企业推百村,百家单位帮百村”,使企业与农村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村和谐发展。

  财政补一些、企业帮一些、乡镇出一些、村里拿一些的办法,让介休市的农村在短时间内发生了巨大变化:在2008年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介休市、乡、村三级共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在惠及4个乡镇,36个行政村,1.46万口人的移民迁村工程中,目前已建成完工的有4个,共6400余人受益;全市已发展沼气1.9万余户,位列全省之首,正在实施的4个大型秸秆气化和2个大型养殖沼气工程将使7个村、近3000多农户享受到类似城市集中供气带来的便捷与卫生……

  采访接近尾声时,我们正置身于60个高标准生态示范园林村之一的北两水村,由环村林带围起来的村庄内,干净整洁,绿阴如伞;篮球场上,小伙子在奔跑,喷泉旁边,孩子们在嬉戏;夕阳西下,劳动了一天的人们开始来街心花园散步、聊天……

  (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