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澧县农业局紧扣工作实际,把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聚焦在“三农”服务上,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以更优的服务,有力推进了该县农业科学发展。
开展专业化服务。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病虫防治效果欠佳的现状,在及时向全县农民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信息,开展技术指导的同时,组建一支30人的农作物病虫防治专业队伍,实行“统一技术、统一供药、统一防治、统一收费”的防治模式,重点围绕柑桔、烟叶、水稻、棉花等农作物进行病虫害防治,并以合同形式明确服务内容和责任,主动上门服务。
全县实行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农作物面积达3万多亩,签约农户达5000多户。
推行“菜单式”服务。该局以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为契机,以促进“发展"一村一品",培养专业农民”,壮大全县农业产业为目标,开展“菜单式”培训服务。在全县选定45个项目示范村,各项目示范村农民需要了解什么样的知识,由农民自己制定“菜单”,该局再按“菜单”安排专技人员深入村组,进行办班培训及现场示范指导。去年,该局共开展柑桔、烟叶、棉花、葡萄、西瓜等各类专业培训658场次,现场示范指导685次,集中培训农民3281人。通过推行“菜单式”培训,该局为每个项目村培养了一批农民科技骨干,在每个产业培育了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全县共培育形成了水稻、油菜、棉花、柑桔、西瓜、脆蜜桃等专业村100多个,涌现出了5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大户21个,100亩以上的柑桔种植大户54个,50亩以上的油菜种植大户12个。
实行信息化服务。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耕地地力,该局以往主要以免费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指导农民施肥。但《建议卡》的发放,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且不及时,影响群众生产。今年,该局与移动公司合作,开通了“土肥技术手机短信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展信息化服务。将《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内容编制成简短通俗的手机短信,分季节、分作物、分区域,发给各乡镇领导、农技人员、支村委干部和种植大户,及时便捷地指导农民科学计量施肥,使农民不出门就能享受到该局为其承包的土地量身定制的“营养套餐”,有效使《建议卡》摆脱了纸张束缚,提高了先进技术的转化率。目前,已发放“早稻测土配方施肥信息”近10000条,全县30多万亩早稻有70%以上按测土配方施肥。
坚持提供放心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事关民生的大事。该局率先启动了农产品标识化流通工作,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跟踪与追溯,为消费者提供放心服务。主要是给全县蔬菜经营业主及固定摊位经营户分别发放“监管卡”和“监管牌”,实行佩戴或悬挂经营,并对他们逐一摸底造册,将其姓名、生产面积、联系方式等信息录入电脑,一户一号,统一印制标识,蔬菜上市时,加贴标识,对未加贴标识的蔬菜,一律不准入市销售。同时,对外地批发的蔬菜要求一定要有进货地的标识(或票据)和检测合格证方可入市销售,并建好进货登记台帐。市民若食用贴标的蔬菜发生中毒,由该局组织相关部门对销售商和生产户进行责任追究。截至目前,该局共对县城区2106户蔬菜种植户、经营户发放蔬菜来源标识6316万个、监管卡2761个、监管牌315个。由于措施得力,近3年来,全县未发生一起农产品中毒事件,农业部对全县蔬菜基地的蔬菜样品进行了6次抽检,每次抽取的40个样品,合格率均为100%,是全省唯一全部合格的县。
探索集约化服务。针对农民单家独户分散育秧耗时耗力,成本大,秧苗质量难以保证,且不利于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的缺点,今年,该局积极探索水稻育秧商品化、集约化服务模式。在县农科所高标准修建了占地53亩的育秧工厂,开展工厂化集约育秧试点,将所育秧苗全部实行机械化插秧,共插秧1200多亩。目前,秧苗长势良好。
通过创新服务方式,加强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提升了临澧农业的竞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截至目前,全县已申报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75万亩、绿色食品(水稻、油菜、柑桔)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55万亩;培育形成了优质稻、双低油菜、天然油茶、优质柑橘、蔬菜、西瓜、脆蜜桃、清水鸭等9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先后有“百味美”牌植物油等8个品牌16个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伍大姐”牌风味食品等26个品牌36个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龙头企业为主体、原料基地为依托、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网站——《学习与实践》网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