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媒体称以士兵盗取巴人器官 以色列反瑞情绪高涨
本报特约记者 李佳彬
近几天来,瑞典和以色列两国因一则新闻报道,爆发了一场“外交纠纷”,使两国关系受到影响。
事情源于8月19日,瑞典发行量最大的《晚报》刊登了记者唐纳德•博斯特隆的一篇“猛料”,指责以色列士兵曾在死亡的巴勒斯坦人身上盗取器官,用于非法交易,并称此事可能导致以色列面临“战争罪”调查。
这一消息立即在以色列引发轩然大波,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对该则新闻提出了强烈抗议。以方认为该报道毫无根据,并具有“反犹主义性质”。以色列副外长丹尼•阿亚龙19日要求瑞典政府对《晚报》的不实报道予以正式谴责,但瑞典政府以保障新闻自由为由,拒绝公开谴责该报道。
8月23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瑞典政府如此忽略这篇报道,有可能引发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内坦尼亚胡在内阁会议上说:“我们并未要求瑞典政府道歉,我们是要求他们谴责。”以色列外长利伯曼则说:“瑞典政府拒绝谴责媒体,令人想起其在法西斯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中保持沉默的历史。”以色列财长尤瓦尔•施泰尼茨说,瑞典官员目前在以色列不受欢迎。瑞典外长卡尔•比尔特原计划9月10日访问以色列,但由于上述原因,其行程很可能取消。此外,以政府新闻办当天还拒绝了瑞典《晚报》记者进入加沙的请求。
这篇报道在以色列民众当中也激起了反瑞情绪。部分激进组织公开要求政府同瑞典断交,还有社会团体呼吁抵制瑞典货。
面对以色列的强烈抗议,尽管瑞典政府拒绝谴责,但瑞典外长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谴责了该报道。同时,瑞典驻以大使伊丽莎白•邦尼尔发表声明说,《晚报》的有关报道让以色列和瑞典人民都感到震惊,瑞典方面与以色列政府代表、媒体和公众一样对此事感到失望。作为当事人,《晚报》承认并无证据能证明对以军的指控,但坚称该报道值得刊登。该报总编辑赫林写道:“我不是纳粹,我也不反犹太人,我是个负责任的编辑主管,允许刊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提出了许多问题。”
在2002年,以色列曾发生过窃取器官事件。当时,有4名牺牲的以军士兵的身体器官竟被摘除,并流入黑市。后经调查,负责为以色列士兵验尸的以色列格林伯格法医学院是盗卖士兵器官的罪魁。(青年参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