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结束了对蒙古国为期两天的正式访问。离开乌兰巴托前,梅德韦杰夫特地抽时间饶有兴致地参加了那达慕大会,并亲自弯弓搭箭,一试身手。对这一细节,俄媒体纷纷解读说,继普京今年5月访蒙后,梅德韦杰夫在不到4个月后再访乌兰巴托,这一系列的外交举动传达了一个明确信息:蒙古已从俄罗斯的外交边缘重新回到了外交中心,俄正在把发展对蒙关系作为其外交策略的重点之一。
访蒙期间,梅德韦杰夫不仅与蒙古国新任总统查希亚·额勒贝格道尔吉举行了单独会谈,还先后与蒙总理巴亚尔、议长登贝尔勒等人举行了会谈。值得关注的是,俄蒙利用这一机会正式签署了《发展战略伙伴关系宣言》等多项协议,这被视为梅德韦杰夫此次访蒙的最大成果。用额勒贝格道尔吉的话说就是:“俄总统的到访,使蒙俄两国从"睦邻传统伙伴关系"提升到了"战略伙伴关系"。”
梅德韦杰夫在访问中承认,俄罗斯过去并没有一直重视同蒙古国的关系,这是俄罗斯的失策。也许正是为了弥补这种“失误”,双方在梅德韦杰夫此次访蒙期间签署了铁路、铀矿开发等领域的一系列重要合作协议。双边会谈后,额勒贝格道尔吉说,蒙俄关系在蒙对外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良好,蒙俄联合企业为蒙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他强调,蒙俄定期高层交流,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相信梅德韦杰夫此访会推动双边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而梅德韦杰夫也指出,他此访的目的就是“革新俄蒙关系”,双方签署的多项合作协议将为两国关系注入新内涵。
观察家发现,能源合作是梅德韦杰夫此次访问蒙古的“重头戏”。根据双方签署的最新协议,俄蒙将共同组建勘探、开采和加工铀矿的合资企业。俄原子能署署长基里延科对此评价说:“俄罗斯成为首个与蒙古签署合作开发铀矿协议的国家——这是一个重要的政治信号。”近年来,对铀矿的竞争正在成为国际政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而蒙古国也正在上演着以铀矿为核心的资源争夺战。俄蒙签署联合开发铀矿合作协议表明,俄在这场争夺战中已“拔得头筹”。
另据俄媒体透露,蒙古政府最近还将邀请俄罗斯对建造一条连接两国的“干线”天然气管道进行可行性研究。业内人士指出,两国总统签署的联合声明提到了这个天然气管道项目。虽然联合声明没有提及更多的有关这项建议的细节,但声明强调,双方今后应在能源合作的战略问题上开展经常性和有效的对话。
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近20年来,蒙俄关系经历了“从热到冷”,“再从冷到温”的微妙变化过程。上世纪90年代初,蒙古国开始向市场经济过渡,蒙俄关系一度处于停滞状态,美日等西方国家抓住这一机会开始频频向蒙古国“暗送秋波”。在这一背景下,蒙古国的外交政策也从过去对苏联的“一边倒”开始向“多支点”转变,开始有意识地拓展本国在国际范围内的活动空间,并提出了“第三邻国”外交理念。也就是说,在俄中两国之外寻找第三个外交支点,避免过分地依赖或疏远某个国家,以达到新的外交平衡。
近年来,美欧等国迅速通过多种方式对蒙古进行政治、军事、经济的“立体渗透”。2005年11月21日,美国前总统布什专门对蒙古进行了为时4个小时的访问,成为首位访问蒙古的美国总统,这对美蒙关系的推动是不言而喻的。近来又有消息称,“北约东扩的终点是蒙古国”。西方分析家称,蒙古已被美国纳入其在亚洲编织的“战略网络”。美国正是看中了蒙古的重要地缘战略位置,才在冷战结束后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发展与蒙古的关系,特别是军事合作关系,遏制俄中两国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
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俄罗斯从国家安全的整体战略考虑,确立了“重返蒙古国”的战略目标。2000年,时任俄总统的普京访问蒙古国,双方签署《乌兰巴托宣言》,为两国关系的恢复提供了法律基础。2006年,蒙总统恩赫巴亚尔访俄,双方签署《莫斯科宣言》,蒙俄关系进入全面恢复阶段。2008年,蒙总理恩赫巴亚尔正式访俄,开启了两国全面合作的新时代。2009年,巴亚尔两次访问俄罗斯,俄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也在一年内接连访蒙,蒙俄关系跃上新的台阶。梅德韦杰夫此次访蒙,无疑为俄蒙关系的升级又加了一把力。
看来,针对蒙古国上演的争夺战仍将继续。而梅德韦杰夫在蒙古国的“弯弓射雕”,也不仅仅是作秀。
本报莫斯科8月29日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