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特别是在经济爬坡到了半山腰,观望者众、分歧此起彼伏、数据频出而解读忽左忽右的今天,“门道”就显得尤为重要———即便有时比起“热闹”来要显凝重得多。
昨日,8月行情收官之日。
一则“半年报收官,二季净利环比增36.1%”的消息在各大财经网站晕染一抹亮色。在大盘持续下跌,甚至在8月份领跌全球的当口,这抹亮色,更显珍贵。不过,细看进去,就有了更多可考量处。
今年上半年,业绩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占所有上市公司净利润之和的64%。这意味着,其余1345家公司贡献的净利润占比还不到四成!而2008年中期,业绩排名前十的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仅占53.90%。
一场金融危机洗礼下,上市公司盈利集中度上升超过10个百分点!
我们的资本市场能够养育多个巨无霸且其体量日益壮大,这固然是乐事。不过,体量的增加,究竟是绝对增量还是相对增量?或者说,如果只是此消彼长的马太效应,那么,无论是对于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恐怕都绝非乐事。
事实果然并不乐观。
仅以沪市为例,作为沪市上半年前十大盈利公司,七家实现增长,剔除这十家公司,剩余85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幅度高达36%。
在惊呼以一敌百的同时,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以一带百还是以一消百?
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政府使出了非常规经济刺激政策———4万亿。钱投向了何处?上半年51%都是跑到了“铁公鸡(机)”上面了,就是水利和铁路交通运输和电力,另外的11%就到了房地产上,于是,在表面风光的半年报中,金融服务业、采掘、化工、房地产和机械设备位列前五名也就成了必然。
在政府的投资上可能并非首选,那么在银行渠道,中小企业也难成主角。太多的中小企业都在喊贷款难,而数据显示,中国上半年的50%的贷款是给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贷款怎么还在叫难?原因在于中小企业的定义,在中国2000人到3000人以下的才叫中小企业,而其他的国家人50人及50人以下就是中小企业了。上半年新增贷款7.3万亿,大企业拿了那47%,中企业44%,小企业仅拿8.5%。
需要关注的是,在中国企业的排序更像是个倒金字塔。恰恰是这些在半年报中尚处于亏损的、游离于扶持与资金倾斜体系外的小企业占了整个企业的90%以上,创造了70%的就业岗位。
可以肯定的是,经过去年四季度最难熬的时期,多数上市公司已经或正在走上复苏之路,A股最冷的冬天似乎已经过去。不过,我们的顾虑是,在盈利日益集中、十家公司的靓丽半年报粉饰了1345家公司的小幅增长或是持续亏损的实际状况的当下,这样的靓丽,是否如它表面看来风光无限?我们更大的顾虑是,流动性堆积出的靓丽其持续性能否长久?在上半年以近70%的涨幅雄冠全球的A股,在8月份却演绎了疯狂下跌,以逾20%的跌幅熊冠全球———似乎已经警示了某种隐忧。
十巨头盈利大增是否能印证中国经济的回暖?答案是肯定的。而1345家公司净利润占比下滑10个百分点,是否提示了我们某种程度上这只是一场寡者的盛宴?答案应该也是肯定的。如若此,喝彩声变得稀落且犹疑也就是应有之义了。(王真) (来源:燕赵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