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汉字“整形”嘘声一片 专家意见遭民间热议(图)

2009年09月03日02:0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晨报
 44个需“整形”汉字示意图
 44个需“整形”汉字示意图

  专家意见遭遇民间热议

  汉字“整形”为何嘘声一片?

  核心提示

  8月31日,历时8年打磨、收录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结束征求意见,20天共收集万余条意见。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姚喜双确认,初步统计结果中,“绝大多数公众是反对44个汉字微调的”。他同时表示:“我们一方面要遵循语言文字工作的规律,另一方面也会认真听取社会大多数人的意见。我觉得大多数人民群众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我们的专家和决策者也会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决策。

  据悉,《汉字表》方案将根据征集上来的意见和专家意见再次调整,短时间内不会有最终结果出台。

  汉字“整形”广遭质疑

  8月12日,由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历时8年组织研制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意见,《通用汉字规范表》对“琴”、“亲”、“魅”等44个常用汉字的字形拟进行调整,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民众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意见,九成人认为此举是“瞎折腾”。

  面对质疑,教育部对“调整44个汉字写法”做出了新的解读,解读中称此次调整汉字写法的主要原则是为取得与宋体字笔形变异的一致,其他主用字体(仿宋体、黑体、楷体)与非主用字体,以后再逐步进行调整。教育部称,经过对字形的调整和美化,将进一步取得与宋体字笔形的一致,使字形更趋于规律性、系统性。

  不过,公众对此并不买账,在采访中,不少市民对如此微调的意义究竟有多大存在很大质疑。“字形的修改,毕竟涉及全中国人的日常使用问题,还是应该以大众的使用习惯为基础。”市民洪女士说。

  汉字“整形”不仅触动了百姓的神经,文字学家也纷纷站出来说话。8月25日下午,我国30多位著名的文字学家齐聚中国社会科学院,集体对《通用汉字规范表》的科学性表示质疑并呼吁叫停。参会者有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以及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社科院、北京语言大学等许多学者。众学者质疑包含44个“动刀整形”汉字的《汉字表》,主要观点有四个:一是人为制造了新的文字混乱;二是《汉字表》于法无据,与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抵触;三是任意肢解、修理汉字;四是爱汉字就是爱祖国。为了两岸文化交流、为了国际的汉字教学,必须保持汉字的传统,任意“改造”汉字会削弱中华民族的统一性。

  要换的不只是身份证

  需要“整形”的汉字中,“琴”和“新”是人名常用字,这让名字中有“琴”和“新”的人多了一分担心:“用了几十年的名字,难道以后就要改了?”一位派出所户籍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常规来讲,字库要和国家规定保持一致,如果真的变了,我们的字库是肯定需要升级的。而作为普通市民,其身份证上名字的写法也要和电子信息中保持一致,就是说这群人必须要更换身份证。”

  除了对个人生活带来麻烦外,汉字“整形”对学校教育造成影响无疑是不争的事实。“字形一旦调整,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孩子们。”从事语文教学多年的黄老师表示,“教育部字形调整只针对印刷体,对手写楷体并没要求,这一‘双重标准’会让正在学字的孩子无所适从。”据介绍,目前在小学一、二、三年级中,课本上的字体都是楷体字。汉字一旦进行改革,细心的小朋友就可能会发现其他印刷体中出现的汉字与课本上的有所差别。

  “小孩子对约定俗成的东西认知能力很强,两条标准一来,会让他们很疑惑,给学习带来心理负担。”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位负责人也表示,汉字“整形”一旦实行,以前的工具书、教辅书等出版物势必要推倒重来,这是对既成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必然会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造成影响。

  受到影响的还远不止教育领域,“如今宋体、楷体两种字体的体形不同,人们心中其实并没有差别意识。但是如果强调宋体字形有变,和楷体、手书字不同,就容易导致汉字标准字形的混乱,也容易导致汉字书写的不规范。”在出版社工作的张女士表示,汉字在规范字形时要慎重,要考虑大众习惯,否则本意想“规范”,结果却是“更乱”,“文字必须保持长期稳定,才有利于汉字的规范使用。”

  “整形”费用将是天文数字

  记者注意到,专家组成员出面澄清质疑时谈的最多的是“字形微调不会影响阅读”、“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等,但对“全国有多少书籍要重印”、“经济成本有多大”等关键问题却避而不答。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表示:“如果仔细一计算,改这44个汉字的成本实在巨大。全社会不仅要经历习惯被改变的痛苦,还将要付出巨大的物力和财力。”

  “别的不说,各种教科书、教辅书、工具书、科普书等都要进行修改,类似的标牌、公司名称、个人身份证、户口簿、电脑软件等都要进行相应改造和升级,这些修改所需要的时间和金钱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某位网友一篇题为《促内需、保增长:教育部专家改汉字的经济学分析》的文章调侃称,44个汉字改革能给中国“拉动”1950亿元的GDP增长,该帖子很快便引来数以万计的点击量。无论如何,一个“成本难以估量”的结论是跑不了的。

  此外,即使只升级电脑中的字库系统,也是一个宏大的工程。要让汉字实现编码,必须先将汉字申报国际标准(需要跟日本、韩国等使用汉字国家、地区的专家协商),然后进入国家标准,最后才能进行计算机编码,这一切都要付出很大的时间成本。计算机专业出身的谭晓光表示:“要是国家强制使用《通用规范汉字表》,就得重新定标准,相应的电子产品都要更新换代,成本太大了。”

  工信部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王立建称,该汉字表的出台显然没有考虑现在汉字的应用环境。王立建称,计算机需要给两个汉字同时编码和识别,凭空增加了系统负担。而且,在信息社会里,为了汉字跟日、韩和中国港、澳、台等地进行更好的互联互通,一定要考虑到汉字是否有利于彼此间的信息系统的交流,这需要保持汉字的相对稳定,不宜再出新标准。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目前银行、保险等用的都是巨型机器,具有独特的操作系统,这些巨型机价格非常昂贵,即使“打补丁”升级所花费用也将是天文数字。

  要“俗成”还是要“约定”?

  汉字“整形”之风甚至刮到了海峡对岸,台湾著名作家张大春日前在北京三联书店首发新作《认得几个字》,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对“44个汉字整形”事件表示不解。张大春表示,语言有“约定”和“俗成”两种方式,“约定”是发生在有效的时间内被大家学习,而“俗成”的力量会更大,人们既定的习惯很难改变。张大春同时透露,其实台湾有关部门每年也都在干这个事情,一些专家说汉字要完美,必须要改,但有关部门忙活了半天也只是改改“印刷字库”,老百姓该怎么写还怎么写,“约定俗成的东西很难改变,这种力量不能被忽略。”

  同样对汉字“整形”不满的还有曾在《百家讲坛》中讲《史记》的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立群,王教授在博客中表示,虽然44个字确实不多,但是,需要重新学写这44个字的将是十亿人!在书本、报刊、电视上认读这44个字并不难,但是,要十亿人重新学会正确书写这44个字,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这44个字一旦法定下来,原来的写法就是错字!

  针对专家在释疑时称修改字形参考了美术专家意见的说法,王立群表示,“汉字要美,更要实用!如果以美不美作为对现行汉字动不动微创手术的理由,恐怕要动手术的汉字远远不止这44个。”网友也纷纷表示,一旦开了这个头,今年改44个,明年改88个,是不是要把收录的8300个汉字改一遍?“

  晨报记者 岳亦雷

(责任编辑:赵婷)
[我来说两句]

测测你灵魂的模样

测试:2010年你要提防你身边的哪个小人

测试你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测完可能会被气死

看你这一生有没有富贵命? 世界上最变态的八大菜

全球排名第十二位的心理测试:荒岛求生

测测你的死穴在哪里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