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安陆李白故里李白塑像。
· 李白故里争夺战与文化阿Q大赛
· 深圳9亿买其"户籍" 老子还认得回家的路吗?
· [文化批评] 给历史名人找“户口”之风当休!
· [文化批评] 各地争夺文化遗产 警惕官员变相腐败
专题:“新营销事件”:历史名人故里之争
为什么要争当李白故里?最近四川江油与湖北安陆两个城市剑拔弩张,江油甚至准备走上法律“维权”之路
“一生好作名山游”的李白,朝辞白帝夜宿龙门,春归终南秋醉洞庭,中国的大好河山何处不是他的故里?对于他的故里,以前只是学术界的小众话题,学者们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两个城市会为此而对簿公堂。
这些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如果说过去大家对这些资源争来争去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现在则显示出更多的文化心态。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城市的经济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了“仓廪实衣食足”,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是更大的政绩。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看到了动辄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看到了略显空旷的大手笔的“主题”公园,看到了冠以“国际”的各种艺术大展……
然而,从这些五花八门的亮相里,我们却也看到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经济发展了,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回头一看,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有的城市文化教育上欠账太多,真的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做什么可以立竿见影。与经济的增长相比,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慢活儿,更难在短期可圈可点。没听说一台戏就能招来投资几个亿,一首歌就真的能唱红一座城市。这就如同种下一棵树,你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便可绿叶成荫。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于乡校的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语言规范化的工作怎么可能立刻见到成效呢?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期,潮州已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海滨邹鲁的美誉。
如果政府总是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并不打算做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来做,文化的土壤将永远是稀薄的。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总是不平衡的,有的城市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就是发展不上去,只好选择“文化搭台”来招商引资刺激经济,而有的地方经济已经快速发展了,却没有多少文化味儿,于是又选择了“文化搭台”,但有时难免像一个暴发户靠买高价的古董来装门面,一不小心还买了假古董,反倒露出马脚。
城市既是经济载体,也是文化容器。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妨好好提炼出自己的特色,以此作为城市再定位的契机,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找寻出更好的出路。而文化资源稀缺的城市也不必着急,可以在经济的发展中涵养属于城市的新文化。
总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经济与文化谁搭台谁唱戏,并不是勾勒个脸谱那么简单,如果搭台唱戏只是政府一厢情愿,台搭得很大,戏也唱得精彩,可常常没等曲终人却已散,这就已经说明搭台唱戏的方式已经过时了。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