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授课质量 只重给分好坏
高校“另类选课经”令人忧
彭德倩 实习生 曾艺
“这位老师节节课点名,打分还特别紧,勿选! ”“这一门课上课是看电影,考试是一篇观后感,推荐! ”本市高校陆续开学,选课在即,校内论坛上不约而同出现多篇“另类选课真经”。
目前高校培养人才实行 “学分制”,学生可以自己决定“课程表”。然而,部分学生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把“好经”念歪了。有人戏称自己启动 “GPA导航系统”(grade point average的缩写,意为学年平均成绩,也称绩点),选课只选给分高、考试容易的老师。评价老师也有另类标准。 “坏”老师:“他是CD刻录机,期末专门给C和D,毫不留情!”“她是德芙巧克力,考试卡得严格,总给D和F”。 “好”老师:“只在期末点一次名,分高”。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院长熊思东指出,大学生选课理应秉持两大原则:一是补缺,审视自身知识结构存在哪些缺陷,有意识选择相关课程进行补充完善;二是“追星”,充分享受高校专家资源,追逐教学质量佳、科研水平高的真正“牛人”才是正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