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4日电国务院新闻办4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介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等方面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北京电视台记者:有两个问题请问陈主任,第一,请您介绍一下金融危机给我国农业带来了哪些不利影响。
第二,最近几天鸡蛋的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这是否有利于农民增收,会不会导致通胀?此外,如何能做到既稳定农产品价格又能保证农民的收入?谢谢!
陈锡文:金融危机对中国农业农村当然也有很明显的影响,我想直接的影响主要在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影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从总体情况来看,今年上半年农产品的进出口增长速度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这和外需有所减少是一致的,这是一个直接影响。但是总体来看,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农产品进出口比重在整个农业经济中不是很高。所以即使受些影响,不至于太大,这是一方面。第二方面的影响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沿海发达地区为主的一些以外向型为主的企业订单受到影响,出口受到影响,用工有所减少,所以影响到了农民的外出务工。今年2月份我在这里也是国新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讲过,春节之前,大概直接受金融危机影响,回到农村农民大概有2000万多人,那个数字直接反映着金融危机对农民的影响。这半年多来,通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现在的状况比当初预计的要好,到目前为止,6月底有关部门的统计,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已经回到1.5亿多人,所以中国尽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我们国家范围大、市场大,回旋余地也大,通过努力还是能缓解这一矛盾的。但是由于发生金融危机,所以我们为了应对危机,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政策的调整来应对危机,所以客观上在宏观政策调整之后也有对农村发展有利的方面。比如大家都了解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对农民给予适当的补贴,扩大了农村市场。比如国家增加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农村的一些基础设施也得到了相应改善。所以我觉得,把“危”转成“机”从农村来看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农村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着比较理想的增长速度。
陈锡文:你说的第二个问题最近我也注意到了,鸡蛋价格略有上涨,但是市民对此事很关注,我想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确实是由于今年我们的秋粮在一部分地区受到了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比如河北省的一部分地区、辽宁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地区旱情相当严重,有些地方,可以说一小部分农田受到了严重的干旱之后绝产了,所以对秋粮会有一定的影响。南方地区以湖南为中心,湖南、贵州、广西一部分地区晚稻由于干旱也受一些影响。东北是玉米主产区,玉米是饲料的主要来源,所以玉米的减产会导致饲料价格一定的上涨,也会导致畜产品和水产品一定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我们的玉米库存非常充裕,平抑玉米价格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另一方面,我觉得,舆论上引起了人们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导致鸡蛋价格一定上涨。
陈锡文:农产品价格适度上涨对农民增收当然是有好处的,尤其我从事农业工作,我对此感到高兴。但是确实有你讲到的那个问题,会不会引起人们对通胀的预期,会不会造成经济的不稳定。我自己的看法,就目前来看,鸡蛋大概不至于有这么大的连锁反应。而且客观上讲,鸡蛋也没有达到历史最高价格的水平。所以我觉得适当的恢复,对于增加供给是有好处的。供给增加到一定程度价格自然会恢复,甚至是下降。另一方面,农产品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制度,由供求决定价格,由经营者自主决定流通,但政府在其中是有调控的作用。当供给明显短缺的时候政府会采取措施支持供给的增长,当由于供给短缺造成价格不合理上涨的时候政府也会考虑到城市消费者的利益,特别是那部分低收入消费者的利益。这些政策我们以前都用过。我个人觉得,在农村整体形势很好,粮食和其他主要农产品库存相当充裕的情况下,不至于会在农产品上出现大的波动,更不会由于农产品的问题引发通货膨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