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韩晓玲、通讯员林一)一个养殖场,550多头猪,2200多只鸡,43头牛,32只羊,能否均衡发展?3日,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梅书棋研究员和彭光文副研究员走进广水市蔡河镇徐店村,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和远景规划。
见到两位专家,25岁的村委会副主任许琦急切地问个不停:“根据村里的自然地理条件,这样的养殖布局科学吗?”“什么品种的猪和牛比较适合本村养殖?”“为什么有的猪在断奶后会形成疝气?”
许琦是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2008届毕业生,去年回到家乡,成为广水市首批大学生村官之一。一年多来,他带领乡亲们修路、筹建农村书屋,同时思考怎样一起奔上致富道路。他不但扩大了家里原有的养猪规模,还承包了林地1500余亩、荒山70余亩、荒地30余亩,从事农业综合开发,希望通过自己的摸爬滚打,为乡亲们探条路子出来。目标明确了,可布局上没把握、技术上有困难,许琦颇感困惑。
怎样支持优秀毕业生扎根基层,实现人生理想?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不仅专门拨出2万元采购图书,资助徐店村建设书屋,还与省农科院联系,从武汉请来智囊团,为徐店村的长期发展出谋划策。这次,该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荣国陪着两位畜牧专家来到村里,从家畜的品种选择、喂养、繁殖到布局规划,一一把脉。许琦欣喜地说:“有了母校做后盾,我的底气足多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