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英主打的反恐战争在全球如火如荼之际,英国政府一个被国内媒体指为“以恐嫌换石油”的动作,掀起轩然大波。
1988年,英国苏格兰洛克比镇上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客机空中爆炸,导致270人死亡。
1991年11月,美英两国向利比亚进行交涉,指利比亚阿拉伯航空公司保安主管迈格拉希和该公司驻马耳他办事处主任费马涉嫌制造洛克比空难。利比亚政拘留两人但拒绝引渡。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多项决议,要求利比亚配合洛克比空难案的国际调查,并展开了大规模国际制裁。
2001年,经多方协调,英国法庭判处被告迈格拉希策划炸毁美国泛美航空公司103航班,犯有谋杀罪,终身监禁。另一名被告费马无罪。迈格拉希刑期后改为27年。利比亚领导人卡扎非虽然交人,但指责此案是政治判决。2002年利比亚政府给予洛克比空难家属27亿美元的赔偿。2003年利比亚正式承认对洛克比空难案负责。
2008年8月20日,英国苏格兰司法部长决定以人道主义理由释放迈格拉希,称他患有前列腺癌。返回利比亚的迈格拉希受到英雄般的国礼欢迎,这个被西方媒体报道为利比亚特工的人,从未承认他的罪名,并且宣布要写书。
上述整个过程,实际是四十多年来利比亚豪杰卡扎菲与西方工业国家对抗的缩影。相比萨达姆的身死国灭,卡扎菲显然要富有谋略得多。亚非拉前殖民地国家,在二战后独立,要么是西方工业国家集团的仆从,要么是死敌,居然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是一个长期存在却又被长期无视的现像。
面对一个又一个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及其盟友或是投入滚滚金钱然后哀吸民主社会建立之难之可贵,或是投入无穷兵力然后检讨反恐战争之难打之牺牲重大。朝鲜、伊朗、利比亚、津巴布韦等反恐战场不是不开辟,是实在没把握打赢。
现在,卡扎菲的恐袭部下获释,出现新的情况。不是说这次人道释放不人道,而是冠冕堂皇的表面下被揭露出了大量黑幕。依英国媒体的揭露,英国首相派出了军情六处的要员,英国石油公司派出了扛把子,与卡扎菲父子除了拥抱握手以外,还进行了长时间秘密会谈。然后,迈格拉希获释,石油公司拿到重大合同。
媒体指的英国政府多宗罪有:对利比亚的国际制裁现已解除,当年卡扎菲交出迈格拉希时都没有达到这一目的。军情六处是做为政府代表参与谈判的。2007年英国石油公司与利比亚签署了石油协议,该协议是利比亚石油工业国产化以来的首个协议。有迹像表明,有关交易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卡扎菲通过秘密信件向英国政府提出结束“作为一个无赖国家”的地位。
无需英国媒体为抢眼球爆料,从当年承担责任到今天人道释放,利比亚与英国进行了大量交易,这种交易也获得美国的允许——说不定还有书面同意。在这些看似肮脏的交易背后,是英美没有以北约或联合国或随便什么旗号出兵,利比亚也不再到处放炸弹。
站在英国媒体的立场上,政府以一场恐怖袭击的司法判决为筹码,进行了大量未经过民选议会批准的交易,叔可忍婶不可忍。但站在更广泛的立场上,航班上的旅客与战火中的平民都是平等的,能少死还是少死为妙。若是这种化解仇恨还带来了直接经济效益,当然是不该放过。
强国与弱国,殖民国与前殖民地,是不是可以走出新的外交道路?用反恐换取石油,从道德角度不可容忍。但如果除了战争、恐袭之外,有更多的选项,是不是更道德?
李牧署名文章版权归原作者,保留全部权利。转载请与作者本人联系 李牧博客 数字世界集萃
环球揽胜图集
一夫多妻的悲剧剧
真实日本艺妓
地球上最有权力的女人们
超震撼街头3D立体绘画
观世界各国老照片
欧美男人最渴望绝色美女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