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60地标评选 > 60地标消息

讲述地标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地标”


  阅读提示

  “第一次到省委第三招待所开会,激动得忘了记笔记,看了毛主席住过的8号楼,回来几天没睡好……”

  “我家在红旗渠旁边,小时候不觉得咋样,现在可自豪了,攒了几千张红旗渠的照片。”

  “听说郑州国棉三厂办公楼要拆了,特别难受,那是当年苏联人留给郑州的建筑遗产和建筑思想啊,拆掉它就等于拆了国家纺织基地的地标……”

  “淮阳的环城湖太漂亮了,她在我心里就是最好的地标。”

  …………

  8月7日,本报《河南地标邀您评选》的消息甫一亮相,很快引发全省读者热议。几天来,大家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电子邮件等评选渠道,畅谈所在地域的“心理地标”,追忆触动自己内心的“地标”带来的美好往昔,感怀某一个标志性建筑或建设工程留给自己的强烈震撼。

  目前,我们根据读者的反馈情况,初步选择了郑州二七纪念塔、河南博物院、郑州国棉六大工厂、郑州北站、郑州火车站、三门峡大坝、红旗渠、小浪底水库、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等作为候选地标,当然,这个范围还可以继续扩大。这些大大小小的标志性建筑或建设工程,各自带着不同的时代印记,成为一个区域自然和人文风貌的代言者,也勾起普通民众最朴实最纯真的情感,温暖了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记忆。

  本报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河南地标评选活动在持续进行中,如果您或者您的亲人、熟人曾经亲历或见证过这些特殊建筑及工程的诞生与成长,请通过电话(0371-65766666)或电子邮箱(men-gran@vip.sohu.com)告诉我们;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些联系方式,推选您心目中的地标,并附上简短参评理由。

  二七塔曾领跑郑州绝对高度

  “要说河南地标,郑州二七纪念塔得排第一名。”几天来致电本报参与河南地标评选的数百名读者中,近半数人对二七塔情有独钟,而在郑州街头随机接受记者采访的市民,也有七成人表示“看好二七塔”。

  不到二七塔,等于没到过郑州。每天,二七广场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很多人以二七塔为背景拍照留念,顺着悬空廊桥进出云集于此的大型商场,选购中意的商品。进入二七广场,你就能感受到郑州浓厚的现代化商业氛围,与广场紧紧相连的百年德化步行街,不仅有年轻人喜爱的时尚玩物,还有散发着怀旧气息的各家郑州老字号店铺。徜徉在二七广场营造的二七商圈里,你很轻易就触摸到了郑州的脉搏——强劲、感性、新潮、快速、有力、喧闹。

  是的,呈现出来的这些繁华以及繁华背后的感触,源自郑州二七纪念塔!

  二七塔是为纪念二七大罢工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而建,起先只是一座高21米的木塔,1971年重建,塔高27米。“这样的高度,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被打破。”河南省档案馆馆员刘先生说,新二七塔建好后,成为郑州的绝对高度,市民们排着长队上去参观,“站在塔顶,整个郑州城一览无余,那种感觉太美妙了”。

  在刘先生看来,二七塔不单是一座曾让人们望尘莫及的巍峨建筑,它还给许多人赋予了浓郁的政治色彩。上小学和中学时,刘先生经常和同学们被老师带到二七塔接受工人运动教育,他们写作文抒发游览二七塔感受,总结个人思想时总以二七工人的义举升华文章主题,甚至如果缺少了这样的升华,就会被老师批评为落后分子。刘先生认为,生活在郑州的许多中老年人对二七塔有特殊感情,是因为这个塔见证了他们自身的生活遭遇和悲欢命运。

  二七塔作为省会郑州标志性建筑的唯一性无可替代,而在不同历史时期掀起的城市建设热潮,在人们心中也凝结着别样的地标情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地标”

  “郑州解放3年后,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那些贴近民生的工程让老百姓拍手叫好。”郑州市退休干部赵先生说,新修建的人民广场(今郑州市体育场)、人民公园、人民电影院(今东方红影剧院),改善和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在那个年代就是老百姓的“心理地标”。

  当时,郑州没有群众大型聚会活动的场地,经测量规划,在人民路土城墙边建了个大舞台,叫人民广场。每逢五一和国庆节时,全市在这里举行庆祝大会,各单位参加大会的人员手举小红牌,列队整齐,浩浩荡荡去广场集合,聆听市领导讲话……会议结束后,参加大会的队伍沿主干道游行示威,一路口号一路歌,显得很威风。“广场建成后,郑州举办了首届运动会,学生放假到广场当拉拉队呐喊助威,热闹极了”。

  另一件鼓舞人心的事就是修建人民公园,市民义务参加劳动。公园建成后,许多人跑到公园玩,连家都不回。“晚上游人更多,我连续一个多月都去,欢喜得不行。”赵老先生透露,当年郑州要建新电影院的消息,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新建的电影院在正兴街与福寿街交叉口,名叫“人民电影院”。

  当初的“人民广场”、“人民公园”、“人民电影院”虽算不上郑州宏伟的标志性建筑,但在赵老先生看来,这些地方却是贴近百姓、贴近生活的休闲娱乐、锻炼场所,“老百姓到啥时候也忘不了啊”。

  1954年9月,省会迁址后,郑州城市建设飞速发展。“那时的郑州面貌基本以百货楼、集贸市场、影剧院和文体设施等公共建筑为主。”省档案馆馆员刘先生说,1955年,郑州百货大楼建成开业,虽然建筑面积只有1900平方米,但在当时来说已经是“巨无霸”了,市民买个针头线脑都愿意去那里。建于1953年的河南人民剧院,设有排练厅、化妆室、外宾首长休息室等。那里曾是省会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曾光临该剧院,接见会议代表和观看文艺演出。“很可惜,2006年郑州旧城改造,河南人民剧院不复存在了。说实话,我感情上难以接受”。

  上世纪50年代初,郑州最高的楼是省委办公楼,仅有三层,而群众能常去的河南饭店只有两层,到1973年才加盖成三层。“那时觉得河南饭店太气派了,心想啥时我能进去住一晚该多美。”刘先生感叹,让他想不到的是,到了1998年,一座199.7米高的裕达国贸大厦在郑州西郊拔地而起,他专门带着家人去大厦吃了顿饭,几年后他侄子的婚礼也选在裕达国贸举行。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郑州的标志性建筑越来越多,先是西开发区的几十栋欧式别墅赚足了大家的眼球,新世纪以后规划建设的郑东新区则出够了风头。“中央商务区、国际会展中心、河南艺术中心等,不都是新地标吗?”他说。

  “纺织地标”变迁牵动着他们

  上世纪50年代,国家投资1.76亿元,在郑州市建成了6个国家全能大型棉纺织厂。6家郑州国棉“老字号”,由此变成国家数一数二的“纺织地标”。

  郑州市公务员周斌对“纺织地标”有很深的感情。

  周斌的父母都是国棉三厂的老职工,上世纪80年代,正是几家国棉企业红火之时,在他儿时印象中,每天中午放学时路过工厂门口,能看见穿着各厂制服的工人三五成群下班,场面相当壮观。“那时都是大家属院,很多单位、各个部门的孩子常在一起玩,‘打面包’、‘斗拐’、‘弹弹珠’,小朋友们其乐融融,感觉像是一个大家庭,直到天黑,父母们高声喊大家回去吃饭,才恋恋不舍回家。”周先生回忆,到了他上大学时,厂子效益不行了,每次回家,能看见儿时玩耍的林荫路上摆满了摊位,而守着衣服、小商品摊位的都是父辈们,有时让他觉得非常心酸。

  2008年5月末,周斌听到一个确切消息,郑州市于2006年出台的有关纺织业握掌成拳的详细规划已被舍弃,6家国棉厂散居三地。“国棉一厂和二厂迁到新郑龙湖镇,三厂迁到了中原区须水镇的纺织城,四厂迁到了中牟县白沙镇,六厂也有可能迁到龙湖镇,只有五厂还不知道是否迁走。”周斌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又听说国棉三厂的办公楼将要拆掉,那个标志性的牌楼也可能保不住了。“我很伤心,国棉厂的那些楼是当年苏联援建时留下的,现在苏联已经不存在,可苏联专家留给我们的建筑遗产和建筑思想还在啊,这样的文化内涵都集中体现在看似破旧的几座楼上,如果都拆掉了,那些仅有的‘纺织地标’也就不存在了。”周斌说他已经给国棉三厂的楼房和牌楼录像,刻成光盘收藏起来,“说不定再过两年,郑州‘纺织地标’只剩下记忆了。”

  在人们心里,生活在不同的区域,也有着不一样的地标概念。那些“心理地标”带来的欢喜、骄傲、留恋,还有憧憬与向往,使得地标变成了一种精神象征……

  期盼河南地标多多入选“60大地标”

  “那地方叫龙湖,把淮阳整整围了个圈儿。1.6万亩的龙湖,将淮阳漂浮成五陆四水环环相套的岛……”电话里,淮阳县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董素芝向记者诵读自己刚写的一篇文章。

  董素芝在淮阳龙湖边长大,而今这个湖已成为她的一种精神支撑力量。“心绪繁乱或闲暇时,我会骑着自行车漫游龙湖,这是我的一大享受,这时我觉得拥有龙湖的淮阳人真幸福,活着真好。”董素芝毫不掩饰她对“龙湖地标”的喜爱和赞美。“龙湖可能入选不了河南地标,没关系,我喜欢她就行了。”她坦言。

  在参与评选活动中,各地读者也列出了自己的“心理地标”。登封的白先生认为,举世闻名的少林寺,完全可以做河南地标,“少林寺是个大地标,放到全国也不比上海、北京等城市的大建筑差”。林州市振林办事处的侯永芳力推红旗渠,“我曾当过红旗渠景区的讲解员,非常难忘,我看到一些外国游客参观干渠时激动得流泪,心里很震撼。红旗渠体现了河南人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完全有理由入选河南地标”。

  还有读者将三门峡大坝、黄河小浪底等一些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推荐出来,参与河南地标评选。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读者建议,应将一些“新生代”建筑列为河南地标候选。漯河读者王先生认为,正在开工兴建的郑州地铁完全具备地标资格。郑州地铁一号线已经动工,二号线将于2011年动工,两条线路构成“十字”,在紫荆山交会。“有了地铁,不但郑州,整个河南的品位都提高了,将来地铁肯定会成为一大景观”。

  河南地标评选活动,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地标不仅仅是一座建筑,一个标志,更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规划研究所所长王建国说,“什么是地标?一是具备视觉效果,体积上大,建筑上有风格;二是有文化内涵,必须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王建国认为,《大河报》推出的评选地标,无疑都具备上述这两种因素。比如红旗渠,它不仅仅是一个水利工程,更是河南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于拼搏精神的一种象征。

  “地标是一个区域内建筑的标志,更是一个区域文化内涵的体现,它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精神和文明的寄托,更是一个区域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折射出这个区域以及世代居住于此的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风貌。”王建国说。当他获知本次河南地标评选,将列入包括本报在内的全国32家报网主流媒体联手举办的“大国印记:1949~2009中国60大地标”总评选活动时,表示希望看到更多的河南地标在总评选时胜出,通过地标评选这个平台,把河南60年建设成就展示出去。T

  □记者孟冉朱金中文李康图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心理地标”,一个区域的代表性地标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换,您心中的河南地标是什么呢?

(责任编辑:杨文敬)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