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中国·辉煌60年)
万种芸香飘芬芳——第16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巡礼 新华网北京9月8日电(记者璩静)绵绵秋雨不敌求知心切,凉风习习送来沁心书香。短短一个星期,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800家出版发行商汇聚北京,十几万种的中外文图书琳琅满目争奇斗妍,20多万名参观者蜂拥而至一睹为快,更有近万种西班牙出版的书刊增添异彩。
作为世界四大书展之一,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再次成功书写动人篇章,营造出泱泱大国首都的文化品牌和品味,于9月7日划上完美句号。
书香,不一样的北京
连绵的秋雨丝毫没有减退观众对书展的热情。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门前,人流如织。展会内,许多观众背着双肩包提着购物袋,有的还拖着行李箱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中国著名陶瓷专家、北京出版社编审白明从十几年前就开始逛书展,至今届届不落。“在图书博览会上可以找到很多平时找不到的精品书籍。”白明说。
细雨无声,滋润万物。书香飘散着芬芳,让北京更有文化韵味。
主干道两旁、地铁站、公交车站等场所,有关书展的大幅招贴广告和横幅,为这场文化盛宴带来了些许节日气氛。电视、报刊、网络等关于书展的报道,让图书博览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化名人和书刊爱好者的纷纷光顾,让这场书展风光无限。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寒意尚未完全退去,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人气已经上升。据承办方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届图书博览会参展的中外出版物共有16万余种,博览会期间举办场内外活动1000余场,展览面积和规模均创历届新高。
书展,可“读”不止有书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出版业从小到大,实现了大踏步跨越。全国累计出版图书340.27万余种。
与此同时,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也从1986年创办之初的“无名小辈”成长为今日世界出版舞台上的“名角”。展览面积由第一届时的7800平方米扩大至今天的43000平方米,展台和参展商数量增长了6倍,参展图书总量增长了3倍……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不仅成长为全球四大书展之一,更成为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门户和外文图书引进中国的枢纽。
而书展上可“读”的不只是书。异彩纷呈的中外出版交流和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图书博览会的一大亮点。余华、阿来、杨红樱、孟京辉、于丹,以及《中国大趋势》的作者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狼图腾》英文版译者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等中外作家、翻译家和文化名人云集图博会,各种讲座、研讨、读书会等活动内容和形式均有创新,令读者尽享“文化大餐”。
今年,传统工艺现场展示是最吸引人的节目之一。在荣宝斋出版社展台前,演示着荣宝斋的“绝活”——木版水印工艺。一张张恍如从画家笔下刚刚诞生的名家名作,都是用模板套印而成,笔触细腻,可以乱真,让参观者赞不绝口。
斗牛士国度吹来了清新风
今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还吹进了一股清新的“西班牙风”。
作为本届图书博览会主宾国,30多个西班牙参展商展出了最新书籍、获2008年“国家文学奖”的作品、多届“塞万提斯奖”得主的作品以及其他丰富有趣的出版物,1000平方米的展台成为广大中国读者“梦想西班牙、思考西班牙、解读西班牙”的最佳窗口。小说家阿尔马斯·马塞罗、何塞·巴尔萨、胡安·马德里,女作家帕乌拉·伊斯凯尔多、罗西奥·马丁内斯等纷纷携作品而来,这些让中国读者稍感陌生的名字,都是西班牙语世界赫赫有名的大家。
70年前,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首次来到了中国,70年后,今年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堂吉诃德》的中文译者、西班牙语言文学专家董燕生也因《堂吉诃德》获得了由西班牙政府授予的艺术文学勋章,这也是中国人首次获此殊荣。
目前,已经有法国、俄罗斯、德国、希腊、西班牙等国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成功举办了主宾国活动。正如西班牙文化大臣所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始终坚持“把世界图书引进中国,让中国图书走向世界”的办会宗旨,让各国灿烂的文明利用博览会的平台展示各自文化,开拓发展空间,以包容和融合作为双边关系发展的助推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