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妙:“大部门”不会变“大衙门”(图)
王敏
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敏妙语答7问:
在挂牌仪式后的新闻发布会现场,深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局长、深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敏妙语连答7问。
对于“大部门”会否变成“大衙门”,“大部门”人员、职能调整是不是“拍脑袋决定”,改革后多出来的部门领导怎么安排等多个敏感问题,王敏一一接招。
1“大部门”会否变“大衙门”?
答:这次我们取消、调整、转移行政审批事项和政府职责接近300项,力度很大。
要想当“衙门”,首先得揽很多事,现在就不让他揽这么多事;王荣市长对整个公务员作风、部门工作作风也提出非常高、非常严格的要求。有这些作保证,深圳应该不会发生“大部门”演变成“大衙门”的事。
2 机构改革是“拍脑袋决定”的?
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像深圳市这样的大城市,政府工作部门设置不能超过40个,但是深圳这次从46个减到31个,可以说大大超额完成任务,这个绝不是“拍脑袋”,是我们做到最大限度探索实行“大部门制”,力度非常大。
3会再招公务员吗?
答:深圳是一个1200万人口的城市,只有三四万公务员,是不够的,不过以后新进公务员编制的批准会更严格。
4“部门”大了,官也多了?
答:这次深圳政府机构改革,机构领导职数和编制都有明确规定,我们部门一级领导职数配备一般2~5名,特殊的可以超出1名,可设置一正两副、一正三副、一正四副等,这是有规定的。
这次因为部门整合力度非常大,市政府工作部门一下子精简了1/3,肯定是领导职数少了,现在还在位置上的“官”多出来一些。
市委考虑到改革的平稳推进,在一段时间内超职数安排是可以的,这个过渡措施符合中央文件精神。但是,慢慢过渡,肯定会越来越少。按规定,职数是要被“自然消化”的,如退休和调走。
5 多出来的领导怎样安排?
答:第一,随着职能划转,“人随事走”。这个部门负责这件事的机构和人员要跟着走;
第二,整个改革不是一味做减法,而是“有增有减”。减的是政府不该管的,加强的是民生,就业、医疗、交通、环保、教育,这些都是老百姓非常关心的,是政府应该做,而且要做好的事。
这些方面的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加强,表现在机构有增加、编制有增加。这个由编办主持,制定“游戏规则”,做合理调剂,“削峰填谷”,把多出来的部分挪到少的部分,既节约财政成本,又发挥积极性;
第三,强化干部交流。当然这些不可能做到每个人都恰好得到一个职位,但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大致可以做到。另外,留下来的就做内部安排,“自然消化”,如果内设机构里面多出来一两个领导职数,可以一段时间内“自然消化”。
6 如何避免审批权“一放就乱”?
答:比如机动车驾驶培训,过去是审批,你要设置驾校一定要审批。即使实行了审批制,现在的驾校市场也非常混乱。
问题不在于审批,审批不能解决一切,真正的问题是行业管理。取消了审批,不代表没有行业管理,这是深圳交通委的职责,目前他们已经在研究拟订设置驾校的标准,需要什么资质,需要什么样工作规范,会有标准定出来,向社会公布。
这样,你要想设驾校,工商给你登记的时候只要看你是符合标准的就可以登记了。如此,把审批取消了,把管理方式透明化了,让全社会监督。
另外,主管部门将回到行业监管,是不是按照标准设立,政府部门可以检查监督它,政府工作重点转移了,工作方式转移了,社会管理效果肯定比原来更好。
7 富余的局级领导会向功能区职位上转移吗?
答:在过去两年多,市委市政府已经设了两个功能区,一个是光明新区,一个是坪山新区,设了新区,自然要配干部。
下一步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包括区域化管理的探索,但是设置功能区后,干部调整配备是由市委统一决定的,和这次机构改革方案没有直接关系。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