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年锦 |
“这是一个奇迹”(外国友人的中国记忆)
由于在中国内地有亲戚朋友,加之生意上的关系,我经常来往于印尼和中国。从1959年我第一次去中国到现在,我目睹了新中国成立至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新中国的发展可谓天翻地覆。
1959年我第一次去上海,参观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上海的公交车上都顶着个“大气球”。当时的中国还戴着“贫油”的帽子,为了不使上海的公共交通因缺乏油料而陷入瘫痪,上海公交公司对车辆进行改装,改烧汽油、柴油为烧煤气和沼气。那个“大气球”就是橡胶布制成的贮气袋。过去我到北京需要7天时间,其中从广州到北京坐火车长达72小时。现在相当便捷,从雅加达可以直飞北京,只要八九个小时就到了。
我还记得,当时中国商品供应还不丰富。那时,手表、自行车对中国人来说都是“紧俏货”,我们给亲戚朋友带去,他们高兴得不得了。现在“中国制造”早已遍布全世界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发生了很多重大历史事件,让人印象深刻。如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等,都显示了中国实力的强大发展。让我切身感受最深的是中国新修的公路、铁路、机场等各种基础设施,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给老百姓带来了最实在的福利。中国不是有句话叫“要致富先修路”吗?中国就是这样做的。新中国的发展成就来自中国政府正确的决策,改革开放让外资进入中国,中国吸收了不少国外先进经验。从早期率先发展沿海地区,到后来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推动了中国区域的平衡发展。
回顾中国近两百年的历史,很难想象,新中国用了这么短的时间就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这是一个奇迹。
郑年锦先生是印尼知名华人企业家,现年78岁。
本报驻印度尼西亚记者 孙天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