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郑州9月11日电(记者 闻有成)在河南延津县司寨乡平陵村的田野里,农户张文明对记者说,民以食为天,过去农民是土里刨食。现在我们不光靠“人勤地不懒”种田,庄稼人也学会用期货和现货两条腿走路,把田里的出产卖个好价钱。
今年他们村种了3000多亩订单小麦,在小麦期货市场交易,仅此一项就增收24万多元。
记者从郑州商品交易所了解到,中国大宗农产品已告别了几千年单纯一买一卖的“提篮小卖”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门类齐全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体系,为农民种植结构调整竖起风向标,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价格大起大落和“谷贱伤农”的历史难题。
据郑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张邦辉介绍,作为国内首家以农产品期货为主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多年来一直通过10余条信息系统向国内外同步发送中国农产品价格信息。“郑州价格”已成为国内外关注中国农产品市场供需形势的重要窗口,提高了中国农产品定价效率。
农民利用郑州期货价格,判断行情走势,并与收购商讨价还价。据不完全估计,2008年全国菜籽销售收入较上年增加200亿元。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纺织品出口受阻使得棉花需求严重不足,棉花期货及时预期了现货市场的价格走势,使棉纺企业不再雾里看“花”。湖北银丰公司通过利用期货市场,经营由被动变主动,由过去的“抢”棉花,“赌”市场,到现在通过订单稳住货源,利用期货锁定风险和利润。
记者在全国一些农业省区采访到,借助期货与现货并举的经营优势,把与农民单纯一买一卖的收购方式拓展为代农储粮、保值储粮、保值订单等多种形式,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一是先将粮食存到公司,待日后认为价格理想了再进行结算;二是现款现粮,及时结算;三是与公司签订保值订单的农户,可以把粮食先存到公司,到9月份结算,结算价格为6、7、8、9四个月中的最高市场价格,确保农民能享受粮价上涨的收益。
江苏省粮食集团总经理刘习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洪泽县的白马湖镇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是传统小麦种植区。但因缺乏信息和引导,农民种植小麦收入偏低,额尝试“订单+期货”的小麦生产、经营新模式。
集团所属企业通过期货交易,企业和农户间的订单为农户"购买"了保险;而期市套期保值又为订单和企业经营"购买"了保险。农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企业增值赢利的空间和机会也大大增加了,促进农企双赢。
“期货对我们太重要了!”河南金粒麦业的副总经理程好民说,这几年我们和农民签订的粮食订单合同,每斤都比市场价贵几分钱,正是因为参与期货市场,我们才有底气这么做,因为我们的粮食能在期货市场上找到合适的时机卖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程国强说,中国农产品期货在引导国内粮食供求平衡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日益成为中国粮食生产和价格的避风港。
国家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中国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产品期货品种体系的基本健全,进一步完善了中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在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稳定市场、规避风险中发挥出重要作用,服务国民经济的能力大幅提升。
“小麦期货挂牌前,粮食企业是"一条腿"走路,有了小麦期货市场之后,粮食企业就可以"双脚"走天下了。”新乡市粮食局局长朱云卿介绍说,过去粮食企业全靠”傻大笨粗”的现货一条道经营,一年销售量达15亿公斤,企业仍然一片亏损。踏上优质小麦期货交易的轨道后,新乡目前优质小麦面积在300万亩左右。
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调查,在河南、河北和山东的小麦企业中,有30%的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其中67%的企业利用小麦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转移价格风险,33%的企业利用期货指导生产和经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