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用工荒调查
●全省用工缺口超过25万人 ●企业招人请出猎头公司
●“圣诞订单”猛拉外贸出口 ●“用工荒”目前还“不用慌”
本报通讯员 周绍庆 时学武 本报记者 段琼蕾 孙燕 竺军伟 方臻子 陈栋 苗丽娜
“我们现在不缺订单,就缺人!”最近,这样的声音不断从我省的温州、宁波、金华、嘉兴等地传来,一时间,似乎“用工荒”又在眼前。
真的出现了“用工荒”吗?缺口到底有多大?订单来自于何方?用工数量激增意味着经济真正回暖了吗?企业面对人手紧缺又如何应对?用工荒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带着这种种疑问,本报记者兵分几路进行深入调查。
统计数据显示
浙江用工出现至少25万人缺口
这是浙江省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一份供求报告,报告显示,7月份,全省企业总需求人数60.3万人,而同期的求职总人数却只有35.4万人,用工缺口达到25万人。
那么八月份的情况呢?相关人士透露,统计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但勿庸置疑的是,缺口数字还在上升。
25万人是一个什么概念?
今年春运汹涌的返乡潮中,当时预计从杭州火车站坐火车回家的民工数量大约在81万。
从这两个数字比较中可以看出,有相当部分民工节后没有回来。所以,出现了现在这样的一个个场面:
“一个多星期了,只招到了10多个人,新开的车间等着用人呢。”一位温州老板这样对记者说。
“我们一个月里连开了4场招聘会,企业还是喊缺人。”金华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就业管理科科长李建平愁上眉头。
“1800元,包吃包住,上车就走。”台州路桥的一位企业主甚至把这样的“广告”贴在了面包车身上,只是本想拉工人回去的面包车里还是只有他一个人。
……
一连串的数字也无声地注释着“用工荒”。
在宁波,宁波市劳动力市场、劳动就业中介机构等提供的数字显示,当前该市外向型企业用工缺口在10%左右,其中一线操作工、普工、装配工等职业的人数缺口最多。
在温州,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工人缺口数从今年3月已经显现,到了8月,该职介服务中心招工需求总数49376人,缺口总数35658人,缺口占72%。
在金华,今年1到8月份一共出现了近40万个工作岗位,目前缺口依然很大。
在嘉兴,8月份突然出现用工缺口5000人以上。
在台州温岭,当前的用工需求还比去年同期多了10%左右……
猎头公司出马
狂寻熟练技术工人
这是在金华义乌出现的真实一幕:本以搜罗高端人才的猎头公司,居然出现在现在的招工大战之中,他们的任务就是为企业挖来更多的熟练技术工人。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一位当地企业主甚至还半开玩笑地和前去采访的本报记者说,挖来人,“有奖励哦”。
温州的金马文具就推出了这样一项奖励政策,员工带老乡过来工作,每带一个人奖励100元。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吸引工人的最大“武器”——工资已经普遍上涨。
温州市职业介绍指导服务中心的数据显示,7月,企业给普工开出的平均工资为1200元/月,8月,普工的平均工资上涨每月上涨了100元。
工厂位于温州的中国杨业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的徐先生就说:“我们现在已经提高了员工的福利待遇,此外,还花了不少成本改善员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比如为宿舍装台空调、为的就是吸引人过来。”
宁波佳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这段时间也要招聘249名普工,负责招聘的陈金德说,靠招聘会招不到足够多的工人,他也只能动用自己的私人关系,去重庆联系一些职业学校,争取让这些学校以后专门为他们企业输送人才。
“圣诞订单”
猛拉用工需求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浙江的众多企业突然出现了这样大的用工量呢?
接受采访的企业负责人几乎都说了同一个原因:下半年周期性需求抬升。也就是说,专门用于出口的“圣诞订单”带了目前的一片繁荣。
嘉兴闻泰集团副总裁肖学兵就有这样“幸福的烦恼”:现在他们公司的订单量比年初几乎翻了2番,而且还在增加,按照这样的需求,产能至少要扩大到原来的2.5倍,“可现在没人来干活啊。”
义乌一家礼品企业的魏总也说,老外的圣诞节在12月份,那是他们消费旺季,很多产品都从中国进,因为货运上的关系,所以现在这个9、10月份,正是下单高峰:“对于我们这些外贸企业来说,也是‘金九银十’。”
杨业电器的徐先生有同样感觉,迟迟不下单的外国客户,这个时候都开始下单了,用工需求就凸现了。
在温岭跑长运的黄师傅的感受最清晰:现在货越拉越多,他已经从原来的小货车又换成了现在的大货车:“和往年这个时候的旺季,几乎差不多了。”
刚勇是宁波市外经贸局副局长,他的分析最具权威:从今年5月开始,欧美市场短期需求增长,外国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还不能马上开工满足这种需求,中国产品价廉物美,所以一部分订单转移到中国并集中释放,导致外贸出口订单明显增加,企业经济有回暖态势。
刚勇还告诉记者,再加上下半年本身就是服装、家电、机械类行业的传统行业的销售旺季,预计接下来外贸订单还将逐渐增多:“企业用人还会进入高峰期,从而促使用工量出现了一个阶段性的爆发行情。”
“用工荒”
目前还“不用慌”
在人力资源这条战线上奋斗了20多年的王瓯翔,却没有被眼前的一片“招工饥渴”缭乱了心态。
这位温州市劳动保障局职介中心的副书记,清晰地分析了目前的原因:一边,是去年金融危机袭来后大量返乡民工没再出来;一边,是季节性用工高峰到来,“这个‘剪刀差’才凸现出了缺口之‘大’”。
在他看来,浙江经济依赖外贸比较重,“圣诞订单”能给不少企业打上一针强心剂,不过,目前外国经济形势并未走上上升的快车道,大量订单涌来的日子并不会太长久,“以后如果又没有太多单子了,现在拼命招收的这批工人怎么办?难道是再一次裁人?这不是又一次‘伤害’了这些工人吗?”
和王瓯翔一样,不少相关人士都有类似看法,他们都认为,目前的“用工荒”,还“不用慌”。
金华孝顺镇一家生产电动玩具的企业主告诉记者,他也缺人,也想通过增加工资来招人,“但我不会盲目增加工资”。
这位企业主承认,自己的企业是“薄利多销型”,目前,企业中工资成本大概占到生产成本的9%,这基本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再加,我要亏了。”
他的做法,就是留住目前的工人,保持生产,“现在经济在回暖,我就先要‘活’下去,留住基本的班底,这样到了春天才能有更大发展。”
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马良也分析说,其实,企业要解决“用工荒”,长久之计是企业转型,光靠低劳动成本来获取利润,企业很难发展,扩大利润空间,还要靠高科技。
马良说:“光靠开一辆车,去外地拉一批工人救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最重要的,是要把眼下的人手都培养成熟练的技术工人,能生产出利润更高,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