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最新消息

六十年“风水”轮流转:中国人传统中定义新自我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记者傅双琪、田颖)33岁的王随风有着非常现代并受到一致推崇的教育背景:国际贸易、计算机和工商管理;同时有份非常古老并引起争议的兼职——风水先生。

  “我家里好几代人都是当风水先生的,曾曾祖父和外祖父都写过风水堪舆的书。中学时代,我读过他们的书。尽管都是古文,可是我很有兴趣。”他说。

  相反,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父母对他的这个兴趣爱好相当不理解。“他们认为这是封建迷信,”王随风说,“父母的时代,对风水这样的传统文化看法很不一样,认为是糟粕,应该抛弃。我却觉得应该重新认识这些传统的多重意义,它们里面包含着我们祖先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王随风反对把风水看成玄之又玄的秘术。相反,他认为风水中隐藏着古代人调整自己生活环境的学问,有一定的科学根据。“比如,为一个楼盘看风水,有时候就是通过调整方位朝向等等,把楼盘的环境改造得有亲和力,让看房的人感到舒适,从而帮助销售。”

  他有许多同样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大家聚集在专门的网上社区,讨论《周易》《葬书》等冷僻古文。“他们和我年纪差不多,有不少是学理科出身。”他说。

  5岁半的北京孩子王圣筌也要学习古文,尽管他一个汉字也还不会写,却已经会背诵《弟子规》和《三字经》,现在正在学《孝经》和《笠翁对韵》,明年还要学习《论语》《孟子》和《诗经》。

  在北京孔庙国子监成贤国学馆的教室里,十几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和古代人一样席地而坐,高声朗读。不同的是,老师没让他们正襟危坐,而是允许大家自由提问。

  自3岁半开始,王圣筌每周六上午来上2个小时的国学课。他的妈妈吴雨香说:“不在乎学会哪个经典,只希望他能得到传统思想的熏陶。他现在懂得对长辈要尊重,有礼貌。”

  34岁的吴雨香和同龄的丈夫对儒家经典都很有兴趣。“非常遗憾,我们小的时候没有机会学习这些,只在中学语文课学了一点古文。”

  除了面向孩子的国学课,成贤国学馆的古琴、茶道和太极拳课程也吸引了很多成年人,常常出现妈妈和孩子一起来上课的情形。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中国人现在对传统思想、礼仪和技艺重燃热情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

  他认为,一百多年来,中国曾长期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并且把贫穷落后的原因归结到传统上。“但是,我们并非整体否定传统,对于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我们一直非常重视,遭到批判的是儒学为主的精神主线以及一些具体的文化符号,比如仪式、技艺、礼仪,我们曾经称之为移风易俗。”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术领域对传统文化的整理和研究取得很大进步。不过,张颐武认为,一段时间里,人们确实用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模式来看待文化问题。

  仅仅30多年以前,许多传统文化物件,被以“破四旧”的名义遭到毁灭,古代的建筑和艺术遭到破坏,不少研究古代文化的专家被送去劳动改造,被剥夺了学术研究的权利。

  只是,经历了最近30年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繁荣,中国重新找到了信心,包括如何对待过去的遗产。

  “我们需要证明中国的发展理应有独特的道路,对世界有独特的贡献。同时,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我们既要走向世界又要保持自己的独特性,此时,理所当然我们把目光转向了传统文化。”张颐武说。

  古琴演奏家杨青正式演出,都会穿上宽袍大袖的汉服,系玉佩,戴“东坡巾”。58岁的他是倡导汉服的积极人士之一。

  “和其他国家的传统艺术家同台,我穿汉服,行汉礼,感到非常的自豪,背后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支撑我。”他说。“以前我通常穿对襟唐装,可是这是民国以后才成型的服装,始终觉得无法代表真正的传统。”

  每月一次的“雅集”(音乐会),杨青和他的学生们,从小孩到中年人,都穿上为自己定制的飘逸汉服,场面仿佛时光倒流。成贤国学馆的学生们,入秋之后也都会穿上月白镶宝蓝边的汉式校服,开学日要向孔子行礼敬香。

  从服装、节日祭祀到儒家经典,不少中国人致力把传统更多地结合到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里,重新认识五千年中华文明。

  “这与过去只知自己不知世界是不一样的,"五四"以来对传统的批判和反思是必须的,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来重新构建自己的身份。”张颐武说,“传统文化中大多数被批判的负面内容,我们已经形成共识,不会再找回来。”
(责任编辑:马涛)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