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有救了?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马玉忠/昆明报道
提起“外来入侵物种”,相信人们并不陌生,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中,我国就有50种。
就在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治理束手无策时,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经过4年研究,化害为利,将普通水葫芦经诱导培育成“巨紫根小柄叶水葫芦”(下称“紫根水葫芦”), 经试验可有效吸附蓝藻并净化水质。
8月20日,在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滇池污染治理示范现场会上,国家环保部生态司生物安全处处长王捷表示:“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为外来入侵物种化害为利并有效利用探索出一条新路,是一个突破,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
滇池是“臭池”的路还要走多远?
滇池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尤其是近年来蓝藻的大面积爆发,使滇池成了“臭池”,滇池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治理的“三湖三河”之一。
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滇池原本很美好。作为中国第六大淡水湖,它被昆明人视为母亲湖,曾经是昆明人的自豪。
为了净化五百里滇池的浑浊波涛,“七五”以来,中央、地方政府的款项和世界银行的贷款陆续投入滇池治理,虽然缓解了滇池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未完全根治滇池污染,目前仍属Ⅴ类重污染湖泊。
20多年来,国内外专家用尽了各种方法治理滇池,成效却依然不尽人意。那么,滇池污染治理真的无计可施了吗?
20多年治理,“投入大收效少”
“滇池的污染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显现,到90年代初期水体富营养化,经历三个五年计划,周围的磷肥厂、冶炼厂、印染厂、造纸厂等形成了点源污染。随着昆明市区取消传统旱厕,全部改用冲水式厕所,一到雨季生活污水和雨水就直接进入了湖泊,使入湖的几十条河流全部污染。”提起滇池污染原因,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侯明明对《中国经济周刊》解释说。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市市政设施建设滞后、人口大量增长,滇池水质富营养化日趋加剧,生态系统受到破坏,成为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
侯明明表示,滇池流域的花卉种植、蔬菜种植、水稻种植大量使用化肥,形成了大面积的面源污染。沿滇池修筑防岸堤,使沿湖的大片湿地退化,城市开发用地使滇池水体失去了与湖滨带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的渠道。“滇池污染问题的形成是综合的,滇池污染已成为影响昆明发展的一大瓶颈。”
目前,滇池治理被纳入国家“三河三湖”治理规划和重点,云南省把滇池列为该省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之首。根据滇池治理长期规划,从2008年到2020年,滇池治理投入将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
“一提滇池治污,就是修建污水处理厂、环湖截污,底泥疏浚。一提入湖河流整治,就是硬化堤岸,底泥清淤。一提河流湖泊污染,就是放水冲污。一提湖泊缺水就开山凿洞,让其他的湖水倒流补水,或跨流域长距离调水。所有这一切都是典型的惯性思维,可能在一段时间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的效果不明显,甚至有些行为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对治污起到了反面的作用。”侯明明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正因为一些治理方法严重违背了环境保护的自然规律,所以我们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侯明明说,以河流湖泊疏浚为例,河流湖泊底泥中虽然含有大量污染物,可能会造成水体污染,但是采用疏浚等工程措施移除底泥等常规的处理方法会严重破坏河流湖泊底部生态平衡,使得河流湖泊彻底丧失了自净能力。这是由于底泥中含有大量原生土著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自然界中主要起分解作用,能分解河床底质中的有机碳源及其他营养物质并转化为菌体,使底泥矿化,是净化水质和底泥的主力军,它们能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这也正是河流湖泊疏浚后时间不长水质就又会恶化的主要原因。
他同时表示,疏浚的其他危害是:清除的淤泥在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前,必然会造成二次污染,本来被固定在底泥深处的各种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又重新溶出污染土壤、地下水;危及现在所建堤岸的牢固性;降低了地下水的补给水位。
“20多年来,各级政府采用多种方案,投入上百亿元资金治理滇池污染,但由于各种原因,滇池目前水质仍为五类、劣五类。”侯明明说。
20天治理,示范区水质达Ⅲ类
今年8月20日,滇池西华湿地,两片漂浮着盛开紫花的“别样”水葫芦水域映入记者眼帘,一些不知名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嬉戏。而用沙袋隔离的这两片水域外的滇池水却泛着绿色。
这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这两块“别样”水葫芦水域是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滇池污染治理示范试点区。该所分别于今年8月1日-3日和8月7日-8日,两次在滇池西华湿地水域近岸的两临时隔离塘投放研究成功的紫根水葫芦来治理蓝藻及水污染,8月19日昆明市环境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示范区水质已由劣Ⅴ类分别达到接近国家地表水的Ⅲ类、Ⅱ类水质标准。
“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关注滇池的污染治理。年年治理,但效果不大,我的感觉是治理方法出现了问题,于是着手研究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寻求既能治理富营养水质,又能控制蓝藻的有效途径。”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告诉记者,直接在超富营养劣质水体中有效快速治理严重蓝藻污染,是全世界科研工作者不懈的追求,过去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的治理方法都已经败下阵来。
“我们根据物种进化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加紧培育既能解决滇池富营养化,又能强势抑制蓝藻的物种,于是在2005年,根据外来物种水葫芦的生长特性,利用GPIT技术(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有针对性的对水葫芦的特性加以诱导调控,终于在2008年培育成功了巨紫根小柄叶水葫芦。”那中元说,
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三水”植物一直被当作重要的水生饲料资源加以发展,而作为饲料引进的传统水葫芦随水污染严重而疯长,优势减少负作用加剧,过去人们都把水葫芦发臭对水体的污染归结为根、柄叶腐烂,但太湖2007年、2008年大面积治理应用,定点多次检测发现,其减少水中多种污染物效果明显,但同时又明显消耗水中溶氧,甚至使水中溶氧趋于零,自净能力也趋于零,水内生物系统无从循环,加速恶变,这才是普通水葫芦双刃剑负效的主要根源。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良后的水葫芦根为紫色、根毛粗,和普通水葫芦相比,形态有很大的改变。
据了解,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相比,根冠增多了近20倍,紫根水葫芦根系可达一米以上并木质化,不易腐烂,关键是能够分泌化感物质,能快速吸附并抑灭蓝藻,在去除重金属砷方面,是“吸毒之王” 蜈蚣草的约52倍。同时与普通水葫芦会明显消耗水中溶氧相比,紫根水葫芦根系具有可供氧功能,净水功能大大提高,不会象普通水葫芦一样因根系缺氧腐烂对水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污染。
另外,紫根水葫芦与普通水葫芦相比蒸腾大量减少,抗风浪能力增强,又基本不会疯长和有性繁殖。只要合理管理,适时移出,并做无污染无废物综合利用,不仅不会污染水体,还能提高水的自净能力,为水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奠定最根本的基础。
[1] [2]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