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8日,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右一)带领大寨村村委会成员查看大寨退耕还林执行情况。近年来大寨将坡地退耕还林,提出以林养土、以林蓄水、改善生态环境的思路。
(经典中国辉煌60年)大寨:从战天斗地的榜样到市场经济的楷模 新华网太原9月15日电 (记者 高风)太行山中,有一个村庄伴随新中国成长的脚步,历经风雨坎坷,一路走到现在。它就是名播中外的大寨村。
“看看我们不久前获得的"中国驰名商标"牌匾。”秋日的午后,曾经肩扛箩筐手把镢头造田治河的“铁姑娘”、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衣着休闲,坐在她宽大的办公室里对记者侃侃而谈。
今年,山西大寨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寨核桃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寨”——一个村名,如今不仅有22种商品的商标,还成为了企业向往的“中国驰名商标”。
大寨其实并不大,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花上半天工夫便可走遍全村;大寨人也不多,总共520多口人,本来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小山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人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硬是将“七沟八梁一面坡”变成高产稳产的“海绵田”,成为当时人与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典范,一场“农业学大寨”的运动随后席卷全国,海内外约有1000万人来这里参观。
“文革”结束后,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红色样板”陷入低谷长达10年之久。“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对极"左"路线的反思,经历了迷惘和失落,大寨人又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大潮中,与时俱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成就。”郭凤莲说。
如今,站在大寨的“地标”虎头山上,遥望当年的八百亩“海绵田”,已有多一半退耕还林;蓝天、绿树环抱着已成为风景的一片片梯田,令观者心旷神怡;山下,数十栋粉色二层小楼比邻而立,大寨的100多户村民住那里。虎头山下早已不见崎岖不平的山路,一条柏油路从大寨村口延伸到了虎头山顶。
对于大多数大寨人来说,大寨的转身起于1991年,那一年郭凤莲重返大寨,被任命为大寨第八任村支书。“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寨的发展路子究竟该怎么走,是建设一个政治化的大寨,还是建设市场化的大寨?”郭凤莲和大寨人冷静思考后认为,大寨不应当只是政治典型,还应该成为市场化的典型。大寨不应被甩到历史的后面。
从1992年以来,郭凤莲发动全村老少积极兴办企业,走上经济强村之路。大寨先后建起了制衣公司、水泥公司、煤炭运输、酒业公司、饮品公司、贸易公司。十多年来,“大寨”依托名地、名人优势,从外地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于1992年组建起大寨经济开发总公司,郭凤莲任总公司总经理。
“大寨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郭凤莲的"品牌兴村"理念。”现任村委会主任李克强说。
从1994年起,作为“大寨”品牌附着载体的大寨核桃露、大寨牌服装、大寨铝塑管、大寨水泥、大寨黄金饼、大寨杂粮、大寨酒等多种产品纷纷走出娘子关,行销中国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大寨”成功实现了从“政治品牌”到“经济品牌”转化。
大寨的总产值由此实现“四级跳”:1992年,327万元;1997年,4796万元;2007年,1.27亿元;2008年,3亿元。2008年大寨村民的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是同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倍多。
“城里人有甚,大寨人就有甚。”大寨村会计贾海文这样形容村民今天的富足生活。他说,大寨村连续十多年是昔阳县的纳税第一村,大寨已实现了“五有”和“三不”。“五有”:“小有教”,从幼儿园到小学免费上学;“老有靠”,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烧有包”,集体供应燃煤;“病有保”,实行了医疗保险制度;“考有奖”,对考入大学、大专的学生每年发给奖学金。“三不”:“吃水不用吊”,村里普及了自来水;“运输不用挑”,集体提供车辆运肥、运粮;“看病不用跑”,村办医疗保健站服务上门。
今天的大寨,村里的街道整整齐齐,绿化率超过了43%。看不见到处花花绿绿的“标语牌”和前来“取经学习”的喧闹人群,却多了机器的隆隆声和商贩的叫卖声。
“学习大寨呀赶大寨,大寨红花遍地开……”这是当年“学大寨”时流行的歌曲,如今它是郭凤莲的手机铃声。从14岁来到大寨,今年已是第50个年头,郭凤莲已和大寨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她说,过去是全国学大寨,如今是大寨学全国。大寨能有今天,是靠“苦干实干”干出来的,要想过更富裕的生活,要建设新农村,大寨人还离不开“苦干实干”四个字,还得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大寨精神。
(责任编辑:刘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