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菲尔铁塔到电话机,历届世博会都是一个展示最前沿科技成果的舞台,即将到来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也不会例外。届时,上海市民将在家门口领略到怎样的“科技盛宴”?日前,科技部部长万钢在北京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世博科技“可感可触” 万钢介绍,此次世博科技的总体目标是“绿色能源、和谐生态、便捷高效、创新活力”。为了让普通观众理解这16个字,精心设计的展项和一套由新技术支撑的保障体系不可或缺。以“便捷高效”为例,为了让每个参观者通过世博园区入口闸机时间少于20秒,此次世博会门票采用了无线射频(RFID)技术,在门票中植入“聪明芯片”,不仅免去了人工检票的繁琐,加上无线传感网的配合,还能让参观者在园区内随时得到所需的信息和帮助。对于管理人员来说,也能及时获知人流去向,便于管理和疏导。
万钢认为,科技决不是孤芳自赏,世博会就是一个展示科技魅力的大舞台。“我希望上海世博会成为一次"嘉年华",对科技成果真实的感受、无尽的憧憬,都将在这里体现!”万钢说,明年世博会上展示的科技精品,如新能源汽车、三维电视等,不一定马上就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但只要乘过、看过,大家还是会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用上。对于科技人员来说,这不正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创新动力吗?
企业积极参与,“不谈钱” 从2005年起,科技部与上海市启动了“世博科技”专项行动计划,陆续布局上百个科研项目。
4年多来,成千上万名科技人员、办展人员力求让最新最好的技术运用于世博会展览及配套保障中。其中,令万钢印象最深刻的,是不少企业的积极态度。以汽车产业为例,此次世博会期间将有200多辆燃料电池电动汽车、300辆纯电动汽车、500辆混合动力汽车上路,以上汽为代表的国内汽车制造企业从几年前就开始投入人力、财力研发,企业之间互相协作,真正体现了创新主体的作用。
“我们的企业从来不跟我讲,他们投了多少钱,还缺多少钱;相反,他们与我讨论最多的是,现在距离目标还有多远,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万钢说,企业这种自觉投入的态度,是最令他感到欣慰的。实施“世博科技”专项,政府每年有8000万元的投入,但他认为,如果算上全国各地企业围绕世博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所投入的有形、无形成本,“世博科技”专项的潜在价值,远远不止8000万。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也将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形。
让“盛会效应”更持久 “从去年奥运会后,我已经在北京坐过4次公交车。目的是看看这批在奥运会期间表现出色的电动汽车,现在"上路"情况如何。”万钢认为,不管是奥运会还是世博会,其独有的“盛会效应”,对于推动最新技术成果走入日常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盛会期间大放异彩的科技成果,在后续推广时具有很多先天优势:本身技术实力过硬,加之经历考验,群众接受度自然高。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开的“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商业化示范运行计划、“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推广计划,以及促进太阳能产业的“金太阳”工程,便是典型例子。这种思路也将在上海世博会之后的技术成果推广中得到体现。
2010年世博会后,将有哪些具有推广价值的新技术改变时代、改变人们的生活?万钢认为,几乎每一个“世博科技”项目都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光伏发电、海上风电、新能源汽车、海藻制油、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如果每一项技术的后续推广到位,不仅人民群众能体验得到,更重要的是将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作出重要贡献。(章迪思周楠)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