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卿绘
央企高管薪酬该是什么样?
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收益三部分构成
基本年薪与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 央企高管薪酬由谁定、该怎么管?近年来倍受关注的央企高管薪酬现在有了新规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中组部、监察部、国资委等部门16日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有136家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还有如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和保险企业。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央企高管薪酬的管理主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时借鉴国际上加强企业高管薪酬管理的做法,确定了五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监管相结合;二是坚持激励与约束相统一;三是坚持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兼顾;四是坚持负责人薪酬增长与职工工资增长相协调;五是坚持完善薪酬制度与规范补充保险、职务消费等相配套。“通过加强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使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做到结构合理、水平适当、管理规范。”
依据这份最新的指导意见,中央企业负责人的薪酬结构主要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中长期激励收益三部分构成。由于我国对股权激励等中长期激励的配套改革政策还在试行中,《意见》重点对基本年薪和绩效年薪作了规范。
基本年薪与上年度中央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联系,按月支付;绩效年薪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确定,按照先考核后兑现的原则,根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由企业一次性提取,分期兑现。这位负责人解释说,这主要是兼顾调动中央企业负责人积极性和调控企业负责人与职工工资收入差距两个方面。
为切实形成企业负责人绩效年薪与实际经营业绩紧密挂钩的机制,《意见》要求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的考核,将年度业绩考核和任期业绩考核结合起来,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科学设计体现经营盈利与风险控制的考核指标,合理确定经营目标,规范考核程序,严格考核管理,根据业绩考核结果确定负责人绩效年薪。
《意见》还明确了有关部门对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分配的监管职责。
上市央企高管薪酬为何难管?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由董事会决定
国资委探索工资总额预算管理 央企高管目前薪酬状况究竟如何?记者从国资委了解到,2004年至2007年,国资委监管下的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分别为35万元、43万元和47.8万元、55万元,年增长14%左右。2008年起,央企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大,多数央企高管薪酬没有增长甚至在下降,如中国铝业普通员工降15%,高层降50%。但也有给高管大幅加薪的企业,如中石化上市公司。
目前出台的这份指导意见,有专家认为会对央企集团高管直接产生效力,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却不易控制。国资委监管的136家中央企业,到2008年底总资产接近18万亿元,其中80%都是上市公司。根据《公司法》,这些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应由董事会来决定。此前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就曾表示,央企高管薪酬将逐步交给董事会来管,政府部门可以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但不能代替董事会。
鉴于政府部门难以对中央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以及中央企业下属二、三级企业的薪酬管得太直接太具体,国资委正在探索对央企推进工资总额预算管理,也就是把相应的权力从国资委下放到企业,由企业自主调控。2008年,国资委已启动了冶金、电力、石油石化、航空等四个行业的工资总额预算管理,国资委不再一一审定它们的工资预算,超过预先上报的数才需要国资委审定。而对企业内部的分配,则明确:中高层薪资增长要低于净利润增长,总部员工工资增长应低于本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社会平均工资的企业职工工资可略高于企业效益增长。这样就维护了最低层企业职工的利益,避免进一步拉大职工收入差距。
规定还需要填补哪些空白?
补充保险和职务消费应有明确说法 对兼职高管应有针对性规范 对这份意见,许多人认为给央企高管薪酬定下了一个基本的准则,但还应进一步明确和规范。
除了薪酬外,补充保险和职务消费也是央企高管收入的重要组成。在补充保险方面,《意见》提出企业在依法参加基本社会保险的基础上,为负责人建立企业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缴费和待遇标准。事实上,此前有一些央企为高管购买高额商业保险包括分红型商业保险,对此又该如何处置,尚无明确说法。
职务消费方面,《意见》强调要从严控制,企业要按有关规定建立健全职务消费管理制度。而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出台过《关于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指导意见》,对包括公务用车配备及使用、通讯、业务招待(含礼品)、差旅、国(境)外考察培训等与企业负责人履行其职责相关的消费项目进行了更详细、严格的规范,并明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年度预算及执行情况通过厂务公开形式在一定范围公布。但近几年,还是不断曝出央企高管巨额职务消费的负面新闻。为此,有人认为新发布的《意见》在这方面不够有力。
此外,不少央企高管有兼职,比如集团的高管在二、三级企业以及该央企投资参股的其它企业任职,有的每年都从兼职企业拿大量分红。这种情况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规范。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