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至13日,在西北地区首次举办全国性的财税法年会———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上,多位专家学者呼吁,西部民族地区要通过生态安全立法,将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协调起来,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先进财税法律制度。
西部地区遭遇生态危机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西部地区以生态环境为牺牲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
目前,一串数字可以反映出我国西部地区正面临着日趋严峻的生态危机。
水资源减少,是西部地区最为严重的生态危机。无论是青藏高原、内蒙古,还是甘肃祁山地区,雪线不断上移,冰川退缩。内蒙古居延海几度干涸。例如,青海湖近50年来湖水面积减少了311.96平方公里,湖水水位年均下降12.1厘米,水量年均减少4.36亿立方米。
而且,西部地区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旱灾远比国内其他地区严重。
中国拥有各类草原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41.7%。其中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甘肃六大牧区草原面积2.9亿公顷,占全国草原面积的75.1%。目前,全国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并且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
由于历代林地开发和森林过度采伐造成的长期破坏,中国的森林资源也损失惨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大量植树造林,初步扭转了中国森林资源长期下降的局面,2006年全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状况也有所好转。但相对全国而言,西部地区森林资源仍然偏少。
西部地区是中国水土流失的重灾区。20世纪90年代初,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80%以上,水土流失率达15%。到2005年,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仍然占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77%。
西部地区是中国荒漠化、沙化发展最剧烈的地区。2006年,西部八省区荒漠化面积23492万公顷,占全国荒漠化总面积的89%;沙化面积15191万公顷,占全国沙化总面积的87%。
专家认为,西部地区是全国生态资源要素的源头区、水土流失敏感区、风沙源头区,这里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全国的环境和经济建设,对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起着生态屏障作用。
现行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据记者了解,现行的财税政策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支持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政府通过财政投资或投资性补助,对西部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二是对部分企业和个人改善生态环境进行生态效益支出补偿或补助;三是通过税费机制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逆向惩罚性补偿,通过税收优惠和税费改革对提高营利性生态产品的企业进行正向鼓励性补偿。
事实上,近年来,财税政策的保护机制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了市场机制无法取代的作用。兰州商学院法学院经济法研究生焦蕴慈、李琴分析说,现有的财税政策机制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必须解决这些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难题。
首先,中央财政投资资金来源单一,过多依赖国债。以工程形式的生态环境建设资金供给保证主要得益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虽然中央发行的中短期国债资金、长期建设国债资金和西部国债资金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上作了明显的财政倾斜,但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仍缺乏长期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渠道。
其次,地方财政补偿不足,无区际间政府财政补偿机制。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往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能力有限。长期以来,这些地区的地方财政一直是“吃饭”财政,而作为除中央财政之外的第二补偿主体———省级政府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补偿较为有限,省级以下政府的财政补偿则更是微乎其微。同时,东部地区政府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财政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
最后,现行税费制度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税费制度作为生态环境建设保障机制的重要手段还存在缺陷。资源税应税范围过窄调节力度不够、课税税额过低、计税方法不合理、税权过于集中、税收调节效率低下等问题,使财政生态产品经营效益补偿机制的运行效果不佳。同时,税收制度对于环境保护的调节较弱,在废弃物产生及污染预防和治理环节没有设立适当的税种,对环境保护予以有效的正向和逆向补偿鼓励,加剧了环境污染始终处于末端治理的被动局面。
生态安全法制建设待加强
在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保护中,立法是最重要和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兰州大学法学院教师胡珀认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生态安全的立法建设已初具规模,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综观现有西部地区生态安全保护的立法,可以看出现有立法比较零散、不全面、适用性不强,缺乏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安全立法的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制度及主要法律措施的系统而明确的规定,无法满足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安全保护的实际需要。”
1994年我国财税体制改革后,于1995年开始实施《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在2002年被改为《一般转移支付办法》。焦蕴慈表示,根据现行实际需要,应对其进行修正并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法,规范西部民族地区作为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的转移支付,加强专项转移支付对西部生态建设的长期支持机制。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