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与蝌蚪极为相似的“蝌蚪鱼” |
“好大的‘蝌蚪’哟!”前日,今年初刚到宜宾筠连县大雪山镇大雪山旅游风景区经营餐饮的个体老板方友权,到自家餐馆外的溶洞“剑鱼洞”里下水捕鱼就有意外收获——捕鱼“虾笼”里竟然网到了一些似鱼又似蝌蚪的“蝌蚪鱼”。让人惊讶地是,一般的蝌蚪最长不过2—3厘米,可方友权捕捉到的这些“蝌蚪鱼”最大单体长12厘米。
讲述:捕到12厘米长“蝌蚪鱼”
据方友权介绍,“蝌蚪鱼”刚被打捞出水时,通体透明,可以很清楚地看见它身体外形及内部结构:酷似蝌蚪,头部较大,身后拖着一条长尾巴,全身只有一根脊柱和头部的软组织相连,腹部较大而无刺;在尾巴和腹部之间的地方还长有两条小脚,仔细一数每只小脚都有五个“脚趾”。
方友权捕到的这种似鱼又似蝌蚪的“蝌蚪鱼”,当地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不曾见过。他们有的说像“娃娃鱼”,有的说是青蛙或是木槐的“蝌蚪”,有的又说是其他蛙类的“幼崽”,也有的因其形似蝌蚪,长有圆圆的大头,所以称其为“大头鱼”。
据当地的一些捕鱼爱好者介绍,这种鱼以前也有人曾经在“剑鱼洞”中捕捉过。该种“鱼”生活在水的最底层(几十米),一般捕鱼的渔网难以捕到,只有通过安装“虾笼”才能捕捉,且捕后不易存活,可能是跟该种“鱼”喜欢生在冷水里生活有关。
说法:是不是“鱼”难以确认
在查看了“蝌蚪鱼”的样貌后,当地林业站的工作人员也叫不出名字来。林业工作人员指出,此种“蝌蚪鱼”可能是草鱼和鲤鱼杂交后的变异物种,但是到底是不是“鱼”或是其他物种,尚有待有关专家的确认。宜宾市水产渔政局副局长唐民军认为,兴文、筠连等地多溶洞地形,阴暗潮湿、难见阳光,因此这里面生活的一些生物,如鱼类身体常会出现一些适应性的变异和退化,甚至一些“玻璃鱼”还能看清内部的“五脏六腑”。对于这次新发现的“蝌蚪鱼”尚属于幼体,究竟属于“玻璃鱼”或“大鲵”等物种现在还不好确定,需要更权威的专家来鉴别。
据了解,发现“蝌蚪鱼”的溶洞剑鱼洞,为主峰海拔1777.2米的筠连县大雪山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景点之一。剑鱼洞距离大雪山旅游风景区6公里,洞内有无数阴河纵横交错,水质清澈透明,且温度极低,水深从几米到几十米不等,最深处可达几十米,洞内冬暖夏凉,该洞因盛产“剑鱼”而得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