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建国60周年特别策划-追寻现代中国-娃哈哈营养快线特约 > 庆祝建国60周年成就消息

记者手记:蒙山沂水见证大爱奇迹(组图)

巍巍蒙山 新华网发

  记者手记:蒙山沂水见证大爱奇迹

  记者刘军 喻红 李玲

  大爱无痕,大爱永恒!

  行走在蒙山沂水的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都有一段传奇,初闻让人难以置信,细悟却又震撼心灵。

  从临沂市到蒙阴县,一路山势起伏,漫山叠翠。当孟良崮的主峰映入眼帘时,同行的当地一位宣传部的同志告诉我们,60多年前,这里曾经满山遍野都是烈士的遗体,每一株树木,每一处土地,几乎都有烈士的英灵。

  我相信他说的是实话。

  60多年前,那场举世震惊,在世界战争史上成为经典战例,并列入美国西点军校教科书的孟良崮战役,是何等的惨烈与悲壮!

  这是解放战争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役,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阵亡。作为粟裕大将指挥的杰出战役之一,孟良崮战役被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毛泽东主席曾对粟裕说过:“这场战役中国只有两个人没有想到,一个是蒋介石,另一个就是我毛泽东!”

  这场战役的胜利,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能忽略。她们是普通的女性,她们是妈妈,是妻子,是朴实的沂蒙妇女,在革命需要的时候,她们义无反顾,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被称为世界战争史的奇迹,她们有着一个特殊的称谓——“沂蒙红嫂”。

  爱的本源或许源自母性的天然。对亲人如此,对国家的前途命运亦如此。

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剧照 新华网发

  这是记者行走沂蒙记录下来的千千万万“沂蒙红嫂”中几个小小的片段——

  为了支前,新婚的妻子只能和一只公鸡拜堂成亲,直至丈夫牺牲也不曾见过一面;

  为抢救伤重焦渴的战士,年轻的聋哑少妇不顾羞涩敞开衣怀,把乳汁滴入战士口中;

  丈夫支前牺牲,妻子含着热泪再把儿子送上前线;

  刺骨的河水中,为保证队伍按时通过,几十名妇女毅然拆下自己家的门板,用柔弱的肩膀屹立在河里,搭起一座“火线桥”……

  “沂蒙红嫂”,堪称世界战争史的奇迹,是绝无仅有的一个特殊的英雄群体。

  她们做了多少军粮?纳了多少军鞋?摊了多少煎饼?搓了多少麻绳?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可以回答。她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却如同沂蒙山一样淳朴而保持着沉默。

  八百里沂蒙,乡乡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满门忠烈”在这里,绝不是戏文里的唱词,而是千家百户为中国革命胜利所倾尽所有的真实写照。

  这是一个奇迹,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军队能够受到包括百姓如此义无反顾地无私拥护时,解放战争能够连连告捷,乃至打赢以弱胜强的战例也许就不足为奇了。

  当年的一位红嫂,已是古稀之年。与记者拉呱,当问到她们当年为什么付出这么多时,老人毫不犹豫地说,党让干啥就干啥,解放军是为了老百姓有好日子过,为了咱这个国家,俺们做的都是应该的。

  大爱,总是与自己的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沂蒙山的女性,用伟大的壮举诠释了大爱的奇迹!
(责任编辑:刘晓静)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纪念六十年的国家历史,不仅仅是对建国过程的简单描述,还是一次对自己祖国的宏大审视。

更多>>> 我的解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