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厨房如水牢,谁看了都心焦。
家住渝北区两路双凤支路的郭林(化名),厨房屋顶漏水已有两年,一直未根治,如今渗进其他房间积起了水凼凼。郭林找到楼上住户说,住不下去了,需要楼上的动工治理,哪怕是自己掏腰包也行。可楼上却死活不答应,一问原因,说出来让你哭笑不得——家里儿媳怀了孕,房屋动不得土,再等半年娃儿生了才能修。
屋顶漏水两年
家中四处积水
郭林家住2楼,孙琼(化名)住3楼。昨上午,记者在郭家看到,客厅中央一摊积水,次卧污水满地。
厨房屋顶挂满水珠,嘀嘀嗒嗒的滴水声接连不断。湿漉发霉的墙壁钉着新安装的电线。郭林说,原本埋在地砖下的电线因为漏水经常短路,只好重新走明线。
郭林回忆,厨房开始漏水是在两年前,水是顺着楼上的下水道漏下来的。灶台、地面都是水,只得踮起脚走路。过后不久,整个厨房就像下雨一样,水滴敲打在橱柜、锅盖、灶台上,响声不绝于耳,炒菜煮饭都要东躲西闪地避开水滴。如今,厨房漏的水从墙壁渗出来,厕所、客厅、次卧都有了积水,墙面也被泡烂了。
楼上儿媳怀孕
动土得等半年 以前每次给楼上的孙家打招呼后,就会好转一段时间,但过不了多久又开始漏,并且越来越严重。郭林说,敬香烟,说好话,她和孙家协商多次,漏水问题始终未彻底解决。
本月初,郭林再次找到孙琼。她提出,希望能在孙家的厨房把漏水原因查清楚,早日将漏水的地方堵上。没想到,对方的答复却是——“现在不得行”。
孙琼说,两年来,前前后后花了500多元。先是捅下水道,后来又另外安下水管,最后甚至堵上地漏,千方百计让排水不经过郭家的厨房,“办法都想尽了,还是没解决问题。”
“我自己出钱,还不行吗?”郭林说。
“也不得行。”孙琼回答。
“为啥子呢?”郭林问。
“儿媳妇怀孕了,动不得土。”孙琼说。
“怀孕与查漏有关系吗?”郭林接着问。
“这是风俗习惯,你看农村哪家怀起娃儿还在动这动那哦?”孙琼说,家有孕妇是不能动土开挖东西的,哪怕钉一颗钉子都不行,否则将来生下的娃儿有可能不健全——要么缺胳膊少腿,要么会多长出一些东西来。
“那就恁个让它流啊?”
“等明年儿媳妇把娃娃生了就可以了。”
“儿媳妇回娘家不行吗?”郭林觉得好奇怪。
“不是人在不在的问题,只要是我们的房子就会有影响。”
“还要等半年!”郭林郁闷极了,她说,自己虽听说过这样的风俗,但想到房子还要在积水中泡上半年,到时候损失究竟谁承担?
多次调解未果
楼下决定搬家 “不抓紧整修,这个样子住不下去。”昨日,租用郭林家房屋的孟大爷说,他们在这里住了一年,简直是熬出来的,煮不了饭,睡不好觉,住久了担心湿气太重影响身体。孟大爷说,他们已决定搬家,“还要等半年,哪个熬得住。”
家住两路碧津公园的成小林说,怀孕不能动土的风俗就是一种迷信,整修房子与优生优育根本没有因果关系。如果真要说整修房子对孕妇有影响,最多不过是施工的嘈杂声影响母子休息,孕妇也完全可以走亲戚避开施工影响。成小林说,邻里之间应该多些理解,早日根治漏水,楼上楼下才能安心过日子。
双凤桥街道宏锦路社区朱主任说,郭林与孙琼所在的楼盘是机场占地农户的自建房,没有聘请物业公司,为此事社区干部到现场调解过多次,都未达成一致意见。
“一边是农村风俗习惯,一边又漏水不断。”朱主任担心,虽然有关风俗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但若坚持整修,如果碰巧出现不愿看到的结果,那该怎么办呢?记者彭瑜摄影报道
记者手记
邻里间多些换位思考 一边是天天住“水牢”,一边是有孕在身。双方各自看来,都是家中的大事。究竟孰轻孰重?谁先谁后?
我们想说的是,在考虑自身利益的时候,你设身处地想过他人的感受吗?想过他人的处境吗?作为楼上楼下的邻居,大家可以将心比心。假如你住我楼上,我住你楼下,遭遇同样的事情,我们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宽容、理解、相互关心是邻里和谐的不二法宝,建议当事人换把椅子坐一坐、换换房子住一住,也许大家处理纠纷的思维和方法就不一样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