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通讯员熊少华、安生永、荣科)“哎,是艾志英吗?”“啊,熊同奎!”尽管44年过去,白发苍苍的清华大学艾志英教授,仍在去潭湖村的路上一眼认出了当年在仙桃胡场潭湖小学并肩教书的熊同奎。
两位老人激动不已。
63岁的艾志英是上世纪下放胡场的1000多名知青之一。自1965年11月起的10年内,当时的沔阳县胡场区相继接纳了武汉49中、20中、一冶二中等多所中学的毕业生。曾任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的艾志英就是从20中下放的。“一切都变了!”走过刚通车的胡场二桥,徜徉于硬化一新的乡间小道,艾志英感慨地说,当年村里全是泥巴路,村民住的是布瓦房、茅草房,现在楼房比比皆是,家家都有彩电、手机!
今年7月,胡场镇党委在媒体上发出公开信,邀请老知青回家看看。武钢职工吴荣先等武汉一批老知青自发组成筹备组,经过两个多月联络,最后580名知青如愿以偿。昨晨,14辆满载知青的大巴浩浩荡荡从武汉三镇出发,49中师生还在锣鼓中列队相送。“纪念火热青春,重拾逝去记忆”,“海内存知己,胡场人民与知青永远心连心”……上午10点多,知青车队进入胡场镇街,大红横幅、鲜花挥舞、万人空巷的欢迎场面,令知青们激情难抑。他们纷纷拿起摄像机、照相机,留下难忘的瞬间。
当天午饭后,知青们下放地所在的村分别派出专车,将他们接回,并留其吃了沔阳三蒸等地道农家风味晚餐。汪尧、罗运幸、王忠明等知青还特意买了白酒、苹果、哈密瓜等物,上门看望了当年落户的潭湖村农民戴元斌。晚上,老知青向胡场的学校、福利院捐赠了一批书画等钱物,并与胡场镇联合举行了一台文艺晚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