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以来,北京市把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作为培养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的战略举措,三年间共选聘大学生“村官”8136名,基本实现了“每村有两名大学生”的目标。2009年,首批“村官”卸任,为“三农”服务三载的他们,究竟会迎来怎样的未来?“村官”的出路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
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敏锐地意识到:新农村建设需要人才,农村邮政金融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人才,而大学生“村官”无疑是个宝贵资源。求才若渴的邮储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开通“绿色通道”,接收76名“村官”到银行任职,实现了“一举多赢”——既为政府打通了“卸任”村官回流农村的新通道,也为大学生“村官”成长和就业提供了更大的舞台,更开辟出崭新的农村邮政金融发展空间。
经过近两个月的培养锻炼,村官们陆续完成向“银行人”的角色转型,80%的村官在信贷业务领域开辟了职业生涯新天地,有的已担任支行信贷部负责人,多数已成长为业绩突出的骨干信贷员。
作为全市首个招聘合同期满大学生“村官”且招用人数最多的企业,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招聘大学生“村官”工作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劳动社会保障局充分肯定了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的做法,纷纷称赞邮储银行招聘大学生“村官”是一项义举,利国、利民、利企。
为构建人才回流农村的长效机制,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把大学生“村官”的选拔、培养、使用及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长期工作进行部署。制定了选聘、使用大学生“村官”的配套制度,做到了从选聘任用、教育培训、管理使用、考核激励、跟踪培养等各阶段、各环节无缝衔接,扎实推进。
2009年7月6日至12日,邮储银行北京分行组织全体新入职大学生“村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入职培训。除开设商业银行知识讲座外,还安排了多次专题座谈和拓展训练。培训集知识传授、能力锻炼、素质培养、企业文化为一体,让大学生“村官”开阔了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对企业的认同感。按照“不参加培训不上岗,培训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分层分类的专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锻炼,使他们尽快掌握金融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为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完成角色转型,邮储银行北京分行注重思想引导,多次举行各层面座谈会,要求大学生“村官”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奋发进取,并学会感恩,用加大邮政金融支农力度这一实际行动来回报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回报京郊百姓对他们的培养,在邮储银行事业大发展和服务“三农”的工作中,实现自身的更大价值。
据邮储银行北京分行行长介绍,邮储银行着眼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社区、服务“三农”。大学生村官转岗从事邮储银行工作,可以说是“转岗不离土”,虽然岗位不同,但所从事的依然是支农工作。由于有了三年农村工作经验,对于金融供给长期以来严重不足的农村来说,这些村官对农村的金融需求有着更深刻的理解。无疑,76名村官入职邮储银行,必然会有力推进金融支农工作进程。同时,作为一家银行,邮储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要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市分行领导强调,邮储银行特别看重村官四点,即勇于突破自我的勇气,吃苦耐劳的精神,勤勉务实的作风和扎根农村的经历,接收大学生“村官”工作将作为长效机制在邮储银行生根发芽。(高永珍) (来源:中国青年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