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刑事技术警察,今年75岁的崔道植,见证了中国枪弹痕迹鉴定技术从无到有的整个发展历程。从枪弹痕迹实物档案,到弹头膛线自动识别系统,我国枪弹痕迹鉴定技术的每一次飞跃,无不浸透着这位老者的心血和汗水。
“我是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开始从事刑事技术工作的,那个时候由于我国条件有限,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都比较落后。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对枪弹痕迹的研究依然非常有限,别说研发弹头膛线自动识别系统,就连枪弹痕迹实物档案都没有建立起来。当时,公安机关侦破枪案,常常采用在重点人群中大规模排查的方式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踪迹。这种办法,花了大力气,往往收效甚微。
“我就想,可不可以在市、县一级的公安机关建立枪弹痕迹实物档案。在和有关领导沟通后,这个想法付诸实践。经过数万次的测试、建档,我研究建立了部分市、县枪弹痕迹实物档案,并在侦破枪案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984年,公安部刑侦局领导专门组织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上海等11个省市有关技术人员攻关,我和同事们一起,研究建立了全国枪弹弹壳痕迹档案管理技术,通过了部级审核鉴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然而弹壳只是子弹的一半,弹头痕迹的比对鉴定,在当时仍是国际刑事技术领域共同面对的难题,为了找到弹头上最稳定的膛线痕迹,我一直在实弹射击试验中进行艰难地寻找。
“在数千枚细小的弹头上,我需要对每条膛线的每一毫米进行分割观察,从而找到最为稳定的痕迹点,并精确到零点几毫米。最终,我的关于弹头膛线最稳定特征区域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公安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研究弹头痕迹自动识别技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997年夏天,在北京国际刑侦器材展览会上,我看到了加拿大、美国研制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想着自己干了一辈子枪弹痕迹检验工作,却拿不出我们自己的自动识别系统,心里深感愧疚,下定决心要攻破这个堡垒。
“当时,尽管我已经退休,但为了能够将弹头上的立体痕迹转化为平面图像,我开始奔波于各地的建材市场,挑选购买各种材料进行试验。
“在黑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一间小屋内,我不分昼夜地进行着弹头痕迹的复制实验。经过五年多潜心研究,终于发明了提取弹头膛线痕迹的新技术,还设计制造了一种特殊的弹痕展平装置,这两项技术均获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我与合作单位共同研究完成了《弹头膛线痕迹自动识别系统》,已通过部级专家鉴定,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枪弹痕迹自动识别系统的历史。
“近些年来,我注意到自制手枪的犯罪时有发生。由于自制手枪大都没有膛线,目前公安机关识别起来具有一定难度。我希望在有生之年,竭尽所能,攻克《自制枪管射击弹头轨迹自动识别系统》这一课题,使我国的枪弹痕迹鉴定技术再向前迈进一大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