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价购买的名家书画竟是印刷品 杭州民间“十藏九假”
浙江在线09月23日讯 你家收藏的“宝贝”是真品吗?虽然我国现有3000余万名收藏者热衷收藏,然而在这个巨大数字的背后,却隐含着不小的危机。许多收藏家认为,收藏市场的假货太多,甚至到了“十藏九假”的地步,涉入者要慎之又慎。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昨天,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几位顶级专家来到重新开业的杭州天工艺苑鉴宝。在故宫金字招牌的号召下,几百名市民和民间的收藏爱好者,拎着大包小包的藏品,冒雨前来参加鉴宝活动,希望为自己的宝贝寻找一份答案、一张“身份证”。
但结果令人失望。在前后鉴定的上千件作品中,真品不多,只有上百件,仅占十分之一左右。
现场
藏家投入300万有100万打水漂
此次鉴宝活动牵动了很多民间收藏者的心,一些外地的收藏“发烧友”也慕名赶到现场,从事房地产中介业务的郭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一件紫砂壶、一件瓷器、一件玉器,本想多带几件收藏品,但长途过来不便,只挑了三件。本想得到专家的肯定,不料专家鉴定后表示,三件作品的年代和品相与真的存在差异,是赝品。
据郭先生本人介绍,收藏5年多以来,他已经不惜血本投入约300万元,通过许多私下交易买入所谓的宝贝,结果经专家和行内人士鉴定,不少是假货,花的冤枉钱有100多万元。此次带来的三件“宝贝”,被专家纳入赝品,郭先生再次遭受打击。
现场,一位大叔抱着一块大石头到专家面前,得意洋洋地说:“这块石头是自己花了不到500元的钱淘到的宝贝,很可能是化石,浸泡到水里能冒出泡。有人愿意出高价收购,但我舍不得。”
不过,让大叔失望的是,专家鉴定后认定,这块石头实际价值与本人想的相差甚远。
在长达几小时的鉴宝过程中,也冒出一些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民间珍宝,专家也最终评选出了五件民间宝贝,但在前后鉴定的上千件作品中,真品不多,只有上百件,仅占十分之一左右。
专家
买到好的藏品比买彩票中奖还难
鉴定了一天,除了感到“累”,让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书画鉴定专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杨丹霞印象最深刻的是,不少已经退休的老人,以为手里捧的字画是宝贝,结果是河北等地的农民制作的印刷品,一天下来,这样的作品高达20多件,出乎了她的意料。
“当地农民卖这些商品,就跟在家杀鸡杀鸭一样寻常,这些制作的赝品则通过各种渠道,流到外地成为地摊货,被缺乏书画收藏常识的市民买入。”杨丹霞介绍。
“书画收藏品在古代是才子佳人才玩的东西,需要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入门的门槛本来就很高。如果老百姓要收藏书画,起码要了解书画史和鉴定收藏的基础知识,不然用养老的钱去买假货,是得不偿失的。收藏是在你有闲钱的时候,用来怡情养性的。”谈起这个,杨丹霞感慨颇多。
除了字画,瓷器类鉴定也出现同样的情况。据介绍,不少市民捧着青花瓷器给故宫顶级专家鉴定,以为是大明青花瓷器或乾隆青花瓷器,其实都是赝品,它们中一些是景德镇等地生产的工艺品,而市民以为是古代的瓷器,放家里当宝贝看待。
杨丹霞总结说,没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又缺乏专家的指导,你要买到好的收藏品,比买彩票中奖还难十倍。
私下交易不靠谱正规渠道是首选
“除了这位大叔,还有不少市民认为自己的宝贝能卖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几千万元。其实东西并没有那么好,是收藏者本人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东西。”本次活动执行总监谷勇华认为,收藏最主要的还是收藏一种心情。
“大多数市民连古玩的边都没有摸着,就希望发财,是不切实际的。而商贩往往利用一些市民想借机暴富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出售所谓的宝贝,用各种各样你所熟知的专家鉴定证书来蒙骗你,其实里面的水很深,哪怕鉴定书是真的,东西也可能是赝品,千万不能抱着侥幸的心理。”谷勇华介绍,天工艺苑会每年定期举行此类活动。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李国强也表示,收藏者要把心态放正,勿总想一夜暴富,摆正收藏的目的,才不会太失望。
业内人士称:“收藏的渠道很多,如去古玩市场,或圈内人的介绍,还可去乡下或古镇,一般来说,去古镇淘宝,或由熟悉的圈内人士介绍,买入的东西相对稳妥些,好的拍卖会上经过专家鉴定的作品,东西确实不错的,也可以适当考虑。而和陌生人私下交易,就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价钱存在较大变数,如花5万元买的紫砂壶,可能只值500元,甚至50元,还可能碰到调包的情况。”
杨丹霞建议,收藏爱好者多去博物馆看看好的展览,多看看书,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要比盲目买入好得多。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