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发展状况观察报告昨日发布
“90后” : 务实并快乐着
“90后”,在优越环境中长大,也常被质疑声包围,他们有何特点?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联合市妇联对本市15所中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初三除外)的8个年级161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回收问卷1613份。
更博闻:超五成是网民
报告指出,在目前的网民中,6-18岁的青少年占五成以上。这表明“90后”已取代“80后”,成为最大网民群体,其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远远超过前几代人。
“‘90后’青少年视野更开阔,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更多元化,其知识面、早熟度远远超过父母辈。”报告认为,“90后”喜欢独立地观察、认识和思考问题,独立判断的能力越来越强,评判事物的标准更多元,尊重利益多样化,反对不加思考接受强加的说教,渴望话语权平等。
报告还认为,与“80后”相比,“90后”出生于一个物质条件更加丰富的年代,他们对自己所享有的物质财富习以为常,物质对他们的影响已不再是刺激而是一种习惯。
更实际:发展目标明确
“‘90后’更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更关注如何融入社会。”这集中体现在他们对个人生活的追求上,他们的价值取向日益多样化,更加务实。
“你的个人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样的?”结果显示,37.5%的青少年选择“快乐度过每一天”,28.7%选择“个人发展与事业有成”,25.4% 则选择“赚钱孝敬父母”,而选择“其他”以及目前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仅占3.3%和5.1%。
过于强调实惠实用,部分“90后”出现道德界限模糊不清的状况。比如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有超过25%的学生认为“只要能考得好成绩就可以”或“无所谓”,23.8%的学生承认“如果其他人作弊,我可能也会跟着作弊”。
较脆弱:生命教育待加强
虽然报告显示有46.8%“非常快乐”,可部分青少年情绪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还是令人担忧。有21.7%的青少年经常感到很沮丧,有4%的青少年承认在遇到重大挫折时经常想到放弃生命。
还有部分青少年在对待生命、对待性的问题方面存在模糊认识。报告显示,“90后”部分青少年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现实交往和沟通的技能。有67.3%的青少年不同程度地认同“我觉得有些同学很讨厌”的说法,47.5%表示“和不熟悉的同学交往时,我感觉不自然”,27.5%认为“常常被同学捉弄”。
调研课题组负责人、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分析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具有特殊性的人生阶段,青少年反映出的某些不成熟会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青少年发展中的一些缺憾与教育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家庭、社会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