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6轰炸机 |
轰-6轰炸机 |
轰-6轰炸机 |
轰-6轰炸机,原型为苏联的著名中型喷气轰炸机图-16。该机采用两台图曼采夫涡轮喷气发动机,翼型后掠,1948年开始研制,直到1990年还有少量在苏军中服役。该机的各个改型在苏军中担任了战术战略轰炸、侦察、反舰、巡逻监视等多种任务,形成了一个用途广泛的型号系列。该机主要的缺陷是研制时间早,载荷、速度等指标较差,在苏军中主要作为大型作战飞机(如图-95、图-142)的补充。我国引进并仿制了图-16,至今该机仍是我军战略轰炸力量的核心,并且在不断对其动力、航电及机载武器进行改进,同时在其基础上发展了多种特种平台,预计将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引进仿制
1957年,聂荣臻代表我国前往苏联谈判引进武器装备,其中就包括图-16。据称当时苏联专家曾表示这种飞机已经不能满足军用作战任务的需要,尤其是战场生存能力太低,但是当时苏联也没有特别好的替代机种。1958年10月12日,周恩来总理就提前试制图-16轰炸机问题打电话给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随即派张连奎、王西萍、陆纲等赴苏联进行具体谈判。到了1959年,再次跟苏联谈判进口米格-21或更新型飞机和导航设备时,我方提出图-16飞机性能落后,希望苏联能提供更新型轰炸机和空空导弹,最终因中苏交恶而没有下文。
1959年我国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开始仿制这一轰炸机,后一度终止,64年3月恢复研制。由于选择建设工厂的厂址有重大地质问题,造成了仿制工作上的重大经济损失。轰-6是当时中国试制的吨位最大的飞机,全机零件多,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及工作量大。在试制过程中,陆颂善组织技术力量,补齐了苏联未提供的强度计算等资料,编制了新工艺和关键技术资料,攻克了多项技术关键,应用了多项新技术。该机于1968年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中型轰炸机的历史,填补了航空工业的空白。
1959年,聂荣臻与空军和三机部谈话,提到图-16很落后,不能作为作战飞机使用,目前的试制可以当作练兵,将来空军不用,还可以交给民航使用。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毛主席生日前夕,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69年批量投产。由于我国之后一直未能获得更好的替代机型,轰-6服役至今,并仍在继续改进生产之中。
此处插一句话,我军在引进图-95时候也引进了其改型图-124型运输机。我军共有两架图-124,最初作为仿制对象引进,但后来作为军用专机使用,执行一些低级别的人员运输任务。80年代后期退出现役。
结构特点
轰-6采用悬臂式中单翼,双梁盒式结构。焦点线后掠角35°,翼弦平面下反角3°,安装角1°。整个机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组成。机翼后缘全展长上装有内、外襟翼和副翼。襟翼为后退开缝式,最大偏转角35°,副翼上装有内气动轴向补偿和调整片。全金属半硬壳机身结构,蜂腰流线形机身。机头有玻璃镶嵌的领航员及轰炸手座舱,驾驶舱下机腹部的凸起内装导航雷达。驾驶舱内两名飞行员均有独立的操纵系统,操纵系统分硬式操纵和混合式操纵。每位机组成员均有弹射座椅,弹射时一领(领航员)向下、二领向下、尾舱射击手向下、尾舱无线电通信员向下、副驾驶向上、机长向上。但是应指出由于该套弹射救生系统可靠性极其低下,救生几率几乎为零,特别是向下弹射的机组乘员根本没有生还的希望。因此通常机组会全力将发生事故的飞机飞回机场,或尝试迫降。机上配有两个充气救生艇。 起落架由前、主起落架和尾橇组成。前起落架装有油液氮气缓冲支柱,双轮,有前轮转弯机构。主起落架也各有一个装有油液氮气的缓冲支柱,支柱头部各铰接有一个小车架,小车架上装有前后并列的4个机轮。在机身尾部还装有着陆阻力伞。仿制时还有一些小改进,如图-16的垂直尾翼翼尖为木质结构,对材质要求苛刻,结构复杂,工艺方法落后,生产效率低。结果在试制时从大量的木材中勉强做出了一件。最后决定用玻璃钢代替木材,经一年多时间设计制出了玻璃钢翼尖,强度、电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又如,轰-6天窗骨架零件由GC-4高强度钢制成,是一项结构复杂、协调关系多、成形难度大的关键零件,追踪采用热成形工艺方法解决。
发动机舱位于机身两侧。发动机采用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仿制的涡喷-8发动机,单台海平面推力7650千克,最大推力9310千克,瞬间推力10300千克。由于国内工业技术的限制,涡喷-8发动机比原型的图曼采夫发动机推力小3000多千克,但经过在气动外形上的努力,轰-6的速度比图-16基型还略有提高。涡喷-8的原型为苏联РД-3М发动机,最大推力93千牛(9500公斤),相当于涡喷6的3倍,全重3.1吨,最大直径1.4米。为生产这种庞然大物,必须匹配几百台精密、专用、大型设备和大型试车台。它的涡轮盘毛坯要万吨水压机锻制,每台发动机,其原材料需高温合金15吨,有色金属9.5吨以上。当时世界上仅美英苏才有能力生产这种大推力发动机。 仿制РД—3М发动机的中国型号命名为涡喷-8,由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研制。涡喷-8的原材料、锻铸件毛坯、成品附件共1193项,在1960年时一半需要进口,即使发动机制造出来,批生产的命运依然操纵在外国手中。从1960年开始,西安厂同航空材料所、上海交大等单位协作试验,历时6年,终于将决大部分进口原材料和附件实现了国产化。1961年,涡喷-8试车成功。接下来又是相同的延寿工程。涡喷-8刚研制出来,第一次翻修寿命仅300小时。西安厂集中科研试验力量攻关,7年之后,延长到500小时。1979年大600小时。1983年,即出车成功22年之后,终于使大推力的涡喷-8延长到800小时,一台顶3台用了。从这个漫长的认识客观规律的征程中,中国设计、工艺、生产人员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一批高水平发动机专家培养出来了。 技术上,该发动机为8级轴流式,不可调节收敛型尾喷口,从压气机第5级和第7级后引出热空气对进口导叶、整流支板和整流罩进行加温;从第8级后引出热空气对机翼前缘加温。1967年1月8日,完成了300小时国家交付长期试车,1967年3月29日航定委批准交付部队使用,称Ⅰ批发动机。在Ⅰ批结构的基础上,又研制了800小时结构的涡喷-8发动机,1972年7月到1975年10月,分别进行了四次工艺长期试车考核。1973年底在Ⅰ批结构的发动机上混装了可靠性较高的800小时结构涡轮转子,首翻期寿命为400小时,称为Ⅱ批发动机。经一年多的混装使用,1975年开始,全部生产800小时结构的整机,称为Ⅲ批发动机。为了稳妥起见,初期Ⅲ批发动机的首翻期寿命暂定为500小时。79年根据外场使用情况,将首翻期寿命延为600小时;83年根据F23042机台架交付延寿试车的情况和外场使用实际情况,决定1982年以后生产的Ⅲ批发动机首翻期寿命为800小时。涡喷-8初期有可靠性、维修性方面的多个问题,如高温起动和高原起动困难,压气机第1级转子叶片叶尖排气边掉块,火焰筒筒体冷却孔裂纹多,涡轮第2级导向器叶片固定螺钉断裂频繁等。当时轰-6险些停飞,经努力使发动机的可靠性和维修性提高到合理的水平。
机上燃油系统分为主系统和启动燃油系统。主系统又分左右两分系统,分别向两个发动机供油。燃油箱加注惰性气体,可抑制燃油爆炸,并设有紧急空中放油装置。机上设有主液压系统和刹车液压系统。主系统负责起落架收放、前轮转向,以及起落架舱、弹舱门的开启关闭。通信系统包括通信电台、短波指挥台、超短波指挥台、机内通话器和应急救生电台。机上还安装了空调及除冰系统。 前后气密舱的空调用来自发动机压气机的压缩空气进行增压和加温。轰-6一直存在座舱温度过高的问题,夏季在地面停放时,座舱气温一般达50度以上,极端情况曾经达到70度。这种高温条件不仅加大了机组成员的负担,而且对大量精密的电子设备也有极为不利的影响。最终只能采用地面空调车的方式进行“治标”处理。
为防止机翼前缘、发动机进气道前缘结冰,利用由发动机引出的热空气进行加温。垂尾和平尾前缘及飞行员、领航员前面的玻璃,采用电阻丝加热装置进行加温。电源系统由发动机带动的直流发电机、电池及变流器组成。
武器系统
轰-6的主要作战武器为多种普通炸弹,舱内正常载重量3000千克。
轰-6的火控系统主要由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组成,包括多普勒雷达、轰炸雷达、光学轰炸瞄准仪、计算机、航向姿态系统、自动领航仪、无线电罗盘、无线电高度表、自动驾驶仪和速度传感器组成。1960年代,华北光学仪器厂研制出“六型”航空光学射击瞄准具,为机上自卫性的航空火力控制系统,与轰-5、轰-6、水轰-5等飞机配套,能对航炮进行遥控和自动跟踪目标。1967年,华北光学仪器厂完成“I型”航空光学轰炸瞄准具的研制。该瞄准具与国产“轰六”机配套,可供轰炸机从任何方向对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进行水平飞行轰炸瞄准;还可与轰炸雷达交连,在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使用。同年,该厂研制出“Ⅲ型”航空光学瞄准具,为第二代导航、轰炸系统配套的产品,具有适合低、中、高空的瞄准和轰炸兼顾的性能,解决了“Ⅰ型”瞄准具1000米以下不能轰炸的缺点。该瞄准具能与导航轰炸数字计算机交连,飞机在轰炸航路上做机动飞行,可避开敌人的防御火力;并能在高度200~l400米范围内和雷达轰炸瞄准具交连,实施夜间轰炸。其重大改进主要是把“Ⅰ型”的8大件改为只有头部、电子盒、高度组、交流机4大件,并用研制的功率大、体积小的步进机代替摩擦盘机构,提高了瞄准具的协调精度,减轻了重量。为在低空时能提前发现目标,产品中新增设了概略瞄准机构和快速导视机构。同时,对高度组进行了重新设计,使产品在能见度不好的情况下或在夜间能与雷达轰炸瞄准具交连,实施“交连”轰炸。“Ⅲ型”瞄准具采用“追赶法”瞄准,其操作简单,精度高,瞄准时间短。
机上装有共7门23毫米自卫机炮,机头一门,机身上、下、尾部炮塔各两门,由射击瞄准雷达或光学瞄准具控制。机上PX-1型炮塔(PX估计为“炮塔系统”的缩写,又分上、下、尾部三种不同结构的炮塔,尾炮塔名称为WPT-1)使用无消焰器的23-2机炮;机头前向机炮为23-2H机炮,带长消焰器。PX-1炮塔由114厂研制,1973年未定型即开始装备使用,后于1984年针对各种问题经过改进后正式定型,至今约生产了近160套、近500座炮塔。1984年,原计划以PX-1为基础为轰-5研制的PX-2型炮塔,因轰-5早已停止生产,而轰-6的PX-1炮塔又与之相似,因此取消了研制计划。
1981年,在轰-6机上加装第二代自动领航轰炸系统,深受部队欢迎。为了提高轰-6的自卫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轰-6机加装自卫干扰设备的改装。
其炸弹武器包括核弹和早期采用过的250-1、500-1型普通炸弹。之后250/500/1500/3000-2型高阻爆破炸弹等陆续装备轰-6使用。250/500/1500/3000-2系列炸弹是在苏联фAB-M54系列爆破炸弹基础上改进研制的,60年代中期服役,适于轰-6弹舱内挂,中高空投掷。另外强-5、歼-6、歼-7、歼-8等也可挂装使用。该系列炸弹有相同的结构和性能特点,只是外型尺寸、装药等略有差异。全弹由圆柱型弹体、双圆筒试尾翼装置、头部/尾部传爆管、双弹耳和相应装填系数的TNT装药等组成。弹体由弹头、弹尾、尾锥体、弹道环组成。弹头由铸钢铸成,弹道环焊在弹头外部,专门用来改善炸弹下落进入跨音速飞行时的稳定性。该系列的四型炸弹的技术指标如下:
250-2型: 全长1.5米,弹体直径0.325米,尾翼翼展0.41米,弹重236千克,装97千克TNT
500-2型: 全长1.5米,弹体直径0.45米,尾翼翼展0.57米,弹重473千克,装200千克TNT
1500-2型:全长2.77米,弹体直径0.63米,尾翼翼展0.79米,弹重1448千克,装658千克TNT
3000-2型:全长3.3米,弹体直径0.82米,尾翼翼展0.41米,弹重2840千克,装1350千克TNT
高阻航空炸弹外形启动阻力大,不适合高速作战飞机外挂,也不能用于低空、超低空轰炸。但其短而粗的外型,能充分利用轰-6炸弹舱的容积。且只需加装适当的减速装置及开伞控制和安全保护装置,即可构成适用于高速低空/超低空轰炸的减速炸弹,从而扩大高阻航空炸弹的使用范围。
更先进的250/500/1000-3型低阻爆破炸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适用于高速飞机外挂投掷,轰-6并未装备。
核弹载机
轰-6原型机研制成功后,西飞进一步研制了轰-6的第一个正式型号轰-6甲。在此之前,西安飞机制造厂于1963年接收了哈尔滨飞机制造厂1959年用苏联散件组装的一架轰-6(因此,实际上这是一架我国组装的图-16),改装为核航弹运载试验机,代号21-511任务,1964年改装完毕。1965年5月14日,中国轰炸航空兵某师李源一机组驾驶这架图-16(50671)飞机,首次空投原子弹爆炸成功,李源一机组为此立集体一等功,第一飞行员李源一和第一领航员于福海记个人一等功,其他4名同志记二等功。周总理、邓小平、陈毅、贺龙、聂荣臻等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副师长李源一和领航员于福海等人。这架飞机曾经在轰炸航空兵某师服役,退役后被送往空军航空某校做教学设备。 这架飞机上,改装增装了投放挂弹系统、加温保温系统、防护系统和临时性试验设备。到甲型正式投产装备,令解放军空军拥有了国产化的大型轰炸机,主要作为常规轰炸力量使用,并能使用我国研制的各种空投核武器。88年5月15日,轰-6甲才通过生产定型,同年10月15日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正式批准投产。轰-6甲执行了我国第一次氢弹试爆。
随后在甲型的基础上发展了轰-6乙型中程侦察机,1979年定型,装有航丁-42型红外相机。到1975年,轰-6丙型开始论证,1977年开始研制,1980年首飞,1983年5月完成鉴定,同年底交付空军。主要改动包括加装电子干扰、电子侦察、电子警戒及可投放金属丝或金属箔条,增强了轰-6的自卫能力。之后还发展了轰电-6Ⅰ/Ⅱ/Ⅲ电子干扰机、轰电侦—6Ⅰ/Ⅱ电子侦察机等。1987年Ⅰ型机由空军开始研制,1990年6月首飞,1992年定型。Ⅱ型机1993年开始研制,1996年定型。有意思的是电子型轰-6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从未有过公开报道。1969年,又装备了少量轰-6靶机运载母机,用于携带靶-6型高空超音速无人驾驶靶机。该型号1969年3月开始研制,1970年首飞,1971年投入试用。主要改进为加装一对翼下挂架,用于挂载2架靶-6。
反舰型号
海军航空兵于67年轰-6还在研制时就提出了研制反舰改型轰-6丁(轰-6D),因文革影响,1981年8月29日才首飞成功。经多次导弹试射后,84年12月24日轰-6丁通过技术鉴定,批准生产交付使用。85年通过鉴定。轰-6D主要作为反舰导弹载机,保留了原有作战能力。装备了C-601(下图)、C-801等多种反舰导弹。
轰-6D装备了245型雷达和自动领航火控装置,为此轰-6D取消了以往轰-6机头固定机炮,且雷达罩大于甲型的雷达罩。该雷达在9000米高度对RCS(雷达反射面积)为7500平方米的海上目标发现距离不小于150千米。其自动领航火控系统具有自动领导航、导弹自动攻击和半自动常规轰炸三大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早期的大型军舰的RCS远远大于这个数字,比如“克列斯塔II”级RCS高达1000000平方米;我国051的RCS为35840平方米。随着我国掠海高亚音速反舰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发展,轰-6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轰-6D全机共27个油箱,采用分组式向发动机供油,在飞机的油箱舱和发动机短舱内,装有高灵敏度的感温报警灭火系统,驾驶员可手动操纵灭火。油箱内充入惰性气体。D型装备了具有分别以惯导、指挥仪、自动驾驶仪、多普勒雷达、航向姿态系统交联构成的三种自动导航功能的导航系统。这种全自动导航系统精度高,保证了飞机按照预定的航线保持航迹平飞,按给定的坡度操纵飞机自动转弯、转动、改变航向等。新增的全天候自主式惯性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适用,并以较高精度输出飞机的即时位置、姿态,通过计算后发出驾驶指令操纵飞机。其航向姿态指引系统可以在飞行过程中,自动显示飞机的各种航向角、姿态角、偏流角、无线电台方位角和相对方位角,以及飞机在转弯时的角度、航道偏差等等。
轰-6D装备了自检测甚/超高频电台,具有多频段多功能的优点,并可预选20个波道。在主波道通信同时,能预设救生频率进行信号接收联络,也可自动应急发射呼救信号。通信系统中配备的短波电台、救生电台(每个乘员配备)和机内通话器等设备,可以保证在飞行中飞机与飞机、飞机与地面之间中、近距离的指挥联络和远距离通信联络,机组能用机内通话器进行封闭式通话。D型气密舱增压和加温用的空气,由发动机压缩机供给的。仅有一台发动机工作时,也能保证供空气。如飞机座舱受损引起舱压降低,能手动调节气压。在低空飞行时座舱内自然通风,前后座舱均设有专门系统。为了防止结冰,在机翼、发动机、尾翼以及驾驶员座舱玻璃、领航员瞄准玻璃等部位均有电热或气热加温装置。该型号采用了WQJ-1型发动机起动机。目前轰-6D已经出口。
D型装备了弹舱投放/导弹外挂发射系统互联的联合火控系统,能自动搜索跟踪选择的攻击目标,测量、实时计算目标相对运动参数,以令指挥仪发出准确指令,实施对目标的自动攻击或轰炸任务。使用的主要武器为鹰击6号空舰导弹,出口称C-601。该弹1966年随空舰导弹“371工程”立项,当时名为“风雷一号”,由三院在海鹰2号反舰导弹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随后确定了由轰-6丁携带两枚鹰击6号的全作战系统方案,全系统主设计师为路史光同志。1979年,模拟试验顺利进行,ZJ-6指挥仪、自动驾驶仪和弹载773甲多普勒雷达相继进行对接试验,并成功进行了试射,当时发现773甲和机载773雷达相互干扰。1981年在遥测实弹打靶中取得四发四中的可喜成绩,飞行性能良好。1983年,鹰击6号获得国家科工委批准定型,并进行了部分指标调整。站长认为当时可能是针对反舰导弹技术的发展变化,加强了鹰击6号的低空突防性能。1986年C-601成功外销,在两伊战争中完成了多次实战任务。
C-601反舰导弹飞行速度约M0.9,采用中段自控加末段雷达主动制导,射程约150千米,飞行速度M0.9,平飞高度50、70、100米;弹重2440千克,长7.36米,弹径0.76米,翼展2.4米,战斗部380千克,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弹体内有推进剂箱和氧化剂箱。
轰-6丁可在1000到9000米高度之间投放该弹。投放后导弹自由下落至850米高度,发动机点火,于500米高度改平;至预订射程时弹载多普勒导航雷达关机,末制导雷达开机捕获目标;随后导弹开始俯冲,命中后三个触发引信起爆战斗部,摧毁敌舰艇目标。
两发齐射间隔5~15秒,对于当时的舰艇来说,这一时间间隔足以导致舰空武器系统缺乏足够的反应时间拦截第二枚导弹。
后期改进
据称后期生产的轰-6甲(也可能是改进后的丙型)部分改造为轰-6F改进型,主要调整了主仪表板和辅助仪表板,增加了惯导设备的控制显示部件和状态选择部件。增加了惯性导航系统、GPS定位导航、导航信息处理机,换装领航仪和航向联系盒。从而组成了惯性导航、GPS导航和多普勒导航三种导航分系统,互相交联配合,可与轰炸瞄准系统交联,实施自动瞄准轰炸。该系统采用了卫星导航技术、卡尔曼滤波技术、多余度组合导航技术,导航功能强、精度高、工作可靠性好,可以实施远距离自动导航、机动瞄准和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实施低空激动突防。因此该改型具备了原距离、远海导航轰炸能力,解决了轰-6飞机难以遂行远海作战的问题。取消了不必要的背部和机头航炮,并采用了蓝灰色低可视性涂装。甚至有一架轰-6被用于提高隐身性的研究试验,进行了一定的改装。
为改善轰-6的航程、发动机寿命等性能,西飞于1970年提出了深入改进的轰-6I方案。这一方案非常大胆,采用四台英国“斯贝”512-5W涡扇发动机(FBC-1也采用了当时引进的“斯贝”涡扇发动机)代替原有的两台涡喷-8发动机。其中两台布置在原涡喷-8的位置,另外两台在机翼下吊挂。轰-6I航程从原型的5760千米猛增至8060千米,海平面爬升率从原型的18.6米/秒提高到29.7米/秒,效果显著。但由于大量改进现有的轰-6成本太高,而且“斯贝”发动机的数量和后勤维护很成问题,轰-6I方案被放弃。
轰-6还衍生了其他一些小改型,如无人靶机母机和轰电-6电子战改型。
另外根据种种资料可以肯定,轰-6是我国几种空地导弹的载机。由于我国对空地导弹保密很严格,这方面的资料非常匮乏。目前所知的可能是空地导弹的型号包括上游-2A(SY-2A)的改型。上游-2A是上游-2反舰导弹的改型,用涡喷发动机取代了上游-2的火箭发动机,射程增加到130千米以上,长度增加少许。上游-2A采用GPS+惯导+末段主动雷达制导。最容易识别的特征是其进气道装在弹体后上方,类似于美国AGM-86。据信上游2A的空地改型取消了火箭助推器,导引方式沿用上游-2A的模式,但末段有所不同。根据一些资料,该弹可能涂成黑色。另外外界传说的中国空地导弹还包括“红鸟”系列巡航导弹,载机同样是轰-6。未经证实的说法是,携带两枚空地导弹的是轰-6H型。某型导弹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采用电视制导头,将图象发回轰-6H,由武器控制员锁定目标。H型本身主要改动了导航设备。此外在鹰击8反舰导弹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据称编号为“空地8”的空地导弹,发射载机同样采用轰-6。但据称由于尚处于研制发展的阶段,使用不同空地导弹的载机实际上是不同的型号,在可使用的空地武器方面并不具备多少通用性。
轰-6 086号是发动机试验高空平台,于1969年以图-16改装完毕。炸弹舱内加装一个可升降发动机平台,前端有一圆环作为进气调节。086号完成了我国大量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轰-6改型还包括轰油-6空中加油机,该机在翼下加装两个软式加油吊舱,能为歼-8ⅡD空中加油型战斗机进行加油。该型号取消了机头玻璃镶嵌结构的观察轰炸舱、尾炮等,尾部观察窗略有增大。该改型全机可载油37吨,输油18.5吨,约够6架歼-8D型机使用。对接操作通过仪表指引和目视控制。该型机的导航系统为两套惯性导航系统组成,互为备用,加装了两套塔康导航系统,用于加、受油机空中测距和对地近程导航、定向仪。加装航向姿态系统。机头装有气象雷达。通信系统增加了两套超短波单边带电台、两部保密电台和救生电台。电子对抗设备中增装了雷达告警设备和箔条/红外诱饵投放器。为了实施夜间加油,在左右挂架两侧、左右起落架短舱内侧的尾锥内、后机务舱两侧各装了一个白光灯。加油吊舱也装有指示灯。
轰-6K轰炸机
轰-6K是最新的轰-6改型,是首个采用综合导航火控系统的轰-6改型。据分析,其基本情况如下:
1、可挂6枚KD88巡航导弹,内部弹仓全部改为燃油舱;
2、D30发动机推力增大30%,耗油量减少20%,加上内部弹仓全部改油舱,航程比原轰6增加30%,即作战半径在常规任务情况下为3X00-4X00千米,满足我空军对台东部目标打击要求。
3、换装新型火控雷达和搜索雷达,取消机头透明领航员舱和颌下雷达,将原领航员舱改装为雷达设备舱。
4、加装GP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5、所有机炮炮塔全部取消,尾部无线电操作员舱取消,换装新型大功率电子干扰设备,保证突防安全。
6、载员4人,统一安排在机头,分2排,每排2人,分别为驾驶、副驾驶、电子战/通信官和领航/轰炸官,全部前向乘坐,安装独立弹射座椅。
7、重构航电系统,采用大屏幕LCD玻璃座舱,优化人机工程,操作大为简化。
研制轰-6K的背景是,为改变老轰-6腿短、弹少、看不远的问题,满足对台应急作战急需,满足打击台岛东部地区目标的急需,急需对轰-6大改,使其成为我军巡航导弹载机,满足对敌目标迂回远距打击需求,同时为加快研制进度,对轰6主体承力结构不做大改,只针对换发对进气道、尾喷做针对性重新设计和修形,对主翼和尾翼空气动力学匹配做适当调整,以满足发动机进气量增大,推力增大后对飞机影响。同时,根据近年来我国航空电子技术飞速发展,采用最新电子设备完全彻底替换了老轰-6电子设备,同时采用了电传操纵、隐身涂料等目前国内较成熟的技术对轰-6进行了改造。应该说,轰-6K的研制成功,是对近10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综合集成能力的一次大检阅,集中体现了我国航空电子、材料技术的最新成果,为其他老旧航空产品升级改造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在苏联,图-16历经多次改进,战斗力大大增强,出现了多种改型,值得我们借鉴。苏联的图-16的领航舱已被机头雷达舱替代。2004年,图波列夫公司和俄罗斯国防进出口公司表示,如果中国需要更新的轰炸机,图波列夫公司将很乐意向中国提供自己的产品。不过这种交易主要取决于两国政府间的意向和谈判,只有在政府间达成协议以后,图波列夫公司才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来提供产品。同年的珠海航展上,图波列夫公司展出了图-22M3的模型。
直到21世纪,轰-6的炮塔仍在生产、研究和改进。站长认为,炮塔的重量,不如让给电子干扰设备等使用,但是由于涉及到配平的问题,大改似乎又并不划算。据称最新的轰-6H已经取消了一个炮塔。
轰-6空地导弹试验机
轰-6空地导弹试验机是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型设计的一种可携带两枚中程空地喷气式飞航导弹的专用试验机。为使轰-6导弹机早日设计定型,共研制了两架轰-6导弹试验机。该改型及其携带的空地63型空地导弹,是首个公开的我军现役空地导弹发射平台及导弹武器,而以往公布的类似产品均系反舰或者外贸用途。
该试验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轰-6导弹机的研制试验机,承担轰-6导弹机研制过程中的飞机各系统、设备以及飞机飞行性能和操稳品质、某型导弹研制和定型等项目的试验验证工作。是对轰-6导弹机的作战使命、战术技术指标、使用要求等方面进行考核的基础。
与轰-6系列飞机一样,轰-6导弹试验机装有两台WP-8型发动机,导弹对称悬挂于机身两侧的机翼下,该试验机于1995年1月正式开始研制,1998年4月第一架试验机完成飞机总装,7月第二架试验机完成飞机总装,12月2日第一架试验机首飞成功,12月9日第二架试验机首飞成功。注意该机的尾炮塔已经取消。
1999年11月两架轰-6空地导弹试验机完成调整试飞和测试改装工作。2000年4月25日完成飞机性能、操稳定型试飞和自控弹飞行试验。
2002年11月双发连射靶试圆满成功。
轰-6导弹试验机的研制成功,为中程空地导弹武器系统以及相应的机载设备提供了理想的试验平台,也为轰-6导弹机的全武器系统定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军轰-6使用的另一种先进精确制导空地武器是空地88(KD88)型空地导弹,该弹是在鹰击8(外销型号C-801/802/803)导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下图为该弹出口型号C-802KD的宣传挂板。
根据新闻报道,技术人员在对该型导弹做电磁兼容试验时,施加的干扰还没达到规定强度,导引头画面便出现“黑条”滚动。“停,抗干扰不过关,必须改进设计。”负责监督试验的副总代表张殿坤向研制方提出要求。最后,研制方按军代表的要求,改进设计,增加了滤波功能,完全满足了设计要求。由此可以推断,空地63使用的是“人在回路中”的电视制导方式。
一次,该导弹在进行飞行试验时出现舵机卡滞。研制方解释说只需换一台舵机便可继续试验。负责靶试监督的副总代表张殿坤说服研制方停止试验查找问题。经查找发现,原来是舵机离合器磁粉存在批次质量问题。后来,在军代室和研制方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改进工艺,降低磁粉颗粒度,使问题得到解决。
“查故障一定要查到末梢,查到山穷水尽。”这是该室军代表常说的一句话。副总代表张殿坤和军代表卡继兴在某试验靶场组织试验时,导弹在地面试车工作正常,可飞机挂弹升空后发动机点火失败,飞机只好带弹返回。军代表兵分两路,一路对导弹点火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另一路对执行任务的飞行员进行详细询问。最后,他们把故障点锁定在直径2毫米的补氧管上。后经检查发现,用于密封的橡胶圈由于插拔次数过多、磨损掉下的橡胶颗粒堵住了补氧管路。他们举一反三,发现同一批次的其他导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问题。后经设计人员改进设计,增强材料的强度,避免了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该导弹在进行制导系统半实物仿真试验时一直偏左,且散布规律不符合正态分布。研制方技术人员始终没有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刘治德总代表组织军代表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发现导弹末制导设计上的不完善是导致问题的根源。军代室和有关专家一起对末制导规律、参数、模型、控制环节进行了3次修改,彻底解决了末制导精度不高的问题。
这个军代室还先后向研制方提出50多项合理化建议,对提高导弹作战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该型导弹最初设计的挂位左右不能互换。军代表发现这一问题后,集思广益,重新进行设计。经研制方专家研究论证,采纳了军代表提出的设计方案。
该型导弹最初的运输设计采取的是弹衣包装,运输时需要用专用的公路或铁路运输车。在有关部门参加的评审会上,军代表提出了改进包装储运的设计方案。专家经过论证,认为军代表所提的方案设计新颖,切实可行。设计改进后,现在只用普通车辆就能运输导弹。
该型导弹发射控制台原设计采用的是人工判断、手动控制,开关指示灯达40多个。张殿坤副总代表经过攻关,将原设计中控制发射点上的18个开关按钮、指示灯全部取消,实行计算机自动控制,信息资源实现了由综合显示器显示。改进后,只需一人便可完成发射程序。
轰-6与鹰击-6反舰导弹
"獾"叼"狗窝"
1956年一架图-16轰炸机携带一枚小飞机似的"狗窝"导弹出现在巴伦支海西部上空,逼近观察的北约侦察机拍摄的照片出现在一些报纸和军事刊物上,世界海空作战技术悄悄地掀开了新的篇章。当时"狗窝DOUBLE_QUOTATION是世界上最早投入现役的空射反舰导弹,其远达100公里的射程和由高速的喷气式轰炸机携带突防的战术,使得当时具有最强大舰载航空兵的美国海军望而却步。然而,此时的中国大陆海空军依旧停留在使用炸弹和鱼雷攻击海上舰船。
中国早期反舰能力
1950年苏联援助中国大陆一批图-2轰炸机,这是中国轰炸航空兵早期的主要装备。这些图-2轰炸机不仅担负大陆空军的对地轰炸,还要担负对海作战。在1955年1月10日攻击台湾"中权"号坦克登陆舰时,这些轰炸机使用的是250公斤的普通炸弹。由于当时海上风浪大,登陆舰处于停泊在大陈岛港湾中,而且其航速低机动性差,又缺乏防空武器,无法对付大陆空军图-2轰炸机的中高空水平投弹。运载大量燃油和弹药的登陆舰被命中后,发生了大爆炸。当时参加轰炸的图-2编队在离大陈岛十多海里外爬生到了3000以上高度,致使轰炸航线超过了港湾中的台湾高射炮的有效射击斜距,很多台湾高射炮火全部打空。而此次轰炸只炸中了停泊舰群中笨重的运输舰只,这已经显现大陆轰炸航空兵缺乏对海上作战舰艇攻击能力。由于没有有效打击台湾海军作战舰艇,这些战斗舰艇依旧对即将发动的登陆作战威胁很大,因此几小时后,大陆空军再次动用强击机对港湾和大陈近海的台湾作战舰艇进行俯冲轰炸,将其中的锚泊的"衡山"号护卫舰炸成重伤报废。
螺旋桨活塞发动机的图-2轰炸机在二战期间的对海作战中,并没有取得过很好的对海军舰艇的战果。随着战后喷气机时代的到来,轰炸机也很快全部喷气化,大陆在1952年开始引进生产苏联的伊尔-28轰炸机。在引进喷气轰炸机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机载反舰武器的引进。与伊尔-28配套的РАТ-52航空火箭鱼雷同时引进,作为对舰艇的主要攻击武器。
大陆引进生产的型号改称为鱼-2。РАТ-52是一种非常独特的鱼雷武器,依靠火箭发动机推进。鉴于而战期间的经验,鱼雷轰炸机在进入攻击舰艇航向后,需要采取低空水平飞行,高度太高或俯冲等状态,会使鱼雷着水后,发生与瞄准航向很大的偏差,而过大的高度会摔坏鱼雷稳定面,当时航空鱼雷都是无制导的直航鱼雷。在典型的攻击过程中,鱼雷轰炸机需要在距目标数海里外降低高度,一般是贴水几十米飞行,同时调整航向对准目标。一些鱼雷机上安装有自动计算提前角的陀螺瞄准轰炸仪,而很多鱼雷机只有机械瞄准具,靠飞行员瞄准。在离目标1海里左右飞机投雷,同时赶快转弯逃离。
舰艇的防空火力是鱼雷机致命的客星,1942年6月,美国海军的TBD"掠夺者"在中途岛海战中,被日军悉数击落连续两个批次的全部飞机。原因是这些鱼雷机携带鱼雷非常笨重,低空飞行瞄准无法机动,规避战斗机和舰艇防空炮火的拦截,有些鱼雷机几乎是迎面被弹,被炮火打成碎片。而日军97式鱼雷机则采取远距离投雷,因为日军的航空鱼雷射程比美军远近一倍,因此投雷距离几乎可以处于美军40毫米高射炮的射击斜距边缘。但是日军的鱼雷机飞行员依旧还是最大限度的逼近美军舰艇投雷,因为空中投雷受到的扰动很多,二战时期的鱼雷并没有设计空气弹道,要保持较高的鱼雷命中率就必须让鱼雷尽快入水,而距离太远进行投雷,高速机动的美军舰艇容易使其脱靶。
苏联海军对于航空鱼雷有自己独特观点。在设计РАТ-52鱼雷时,采取空中弹道和水下弹道相结合地方式。РАТ-52鱼雷与其说是鱼雷,却更象类似跳弹攻击的火箭弹。采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中部有很大的弹翼,适合在空中飞行及水下滑行稳定弹道。РАТ-52由伊尔-28携带,投放高度最高可达1000米,相对二战期间有很大的作战灵活性。作战过程是由伊尔-28轰炸机携带,利用机上雷达搜索目标。当接近到离目标约5000米距离时,飞机将РАТ-52投放。鱼雷在空中有5000米的最大飞行弹道和500米的水中弹道。这种作战方式大大缩短了鱼雷攻击时间。在1953年苏联海军的演习中,成群的被称为"小猎犬"的伊尔-28轰炸机接二连三投下РАТ-52,这些大小外形与海豚类似的鱼雷,由火箭助推从空中飞出4000多米后扎进水中,鱼雷助推发动机脱落,主火箭发动机点火,推进鱼雷在水中冲向目标。这种攻击气势宏大摧枯拉朽,当时令北约海军十分震撼。中国大陆海军航空兵在50年代初获得了伊尔-28轰炸机生产线和РАТ-52鱼雷,国产型号分别为轰-5轰炸机和鱼-2鱼雷,中国海空军初步具有航空反舰能力。
风雷一号
尽管鱼-2鱼雷相对老式航空鱼雷有很大的战术优势,但是随着海军舰艇武器装备性能上的飞跃,在几千米距离上的对舰攻击成功率很低。50年代初,海军舰艇开始大量采用火控雷达和与雷达联动的射击指挥仪控制舰炮的射击,命中精度极大的提高。一些76毫米和114.3毫米及127毫米的舰炮都有单独的火控雷达,这些火炮都是高平两用,有效对空射击斜距超过了鱼-2鱼雷投放距离,舰炮的射击精度比二战提高了近70倍。尤其是舰空导弹的出现,使得飞机突防面临严重威胁。在60年代鱼-2鱼雷也改由强-5强击机携带,每架强-5在机腹下挂载一枚。轰-5轰炸机速度慢,大陆海军航空兵企图以高亚音速的强-5利用速度低空突防,比轰-5更容易接近防空火力密集的舰艇。然而强-5携带鱼雷后,飞行非常笨拙,突破越来越精确的舰队防空体系很勉强。1956年苏联的"狗窝"空对舰导弹的出现,引起了各国对空舰导弹的关注,也影响了中国海军的作战观念。60年代初期,当中国正在着手仿制544反舰导弹的同时,海空军中一些有远见的人士提出需要一种空对地和空对舰导弹。但是当时中国正处于极其困难的时期,有限的资金只能先保证仿制544反舰导弹。
研制空对舰导弹的提议一搁置就是4年,直到1965年地,空军正式向军委申报,要求安排导弹的研制工作。当时空军装备仿制图-16的大型轰炸机只能使用普通炸弹遂行高空轰炸任务,而射高达27000米的地空导弹对其威胁很大,1965年以后,这些大型轰炸机几乎已经没有高空轰炸生存的可能,因此面临严峻局面的空军提出需要一种能在导弹射程外发射的空袭武器。在空军申报的文件中,要求研制一种射程不小于150公里,重量三吨以下的空射导弹,不过空军要求这种导弹主要对地攻击兼顾攻击海上舰艇目标。空军的报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相关的几个参于预研的单位内,各种设想被写成方案上报。还有很多不着边际的方案在本单位就被压下了。这些异想天开的方案今年被偶然披露后,很多业余军事爱好者差点当真。
由于大陆还没有陆上目标识别末导设备,地面背景复杂,研制这类设备不是短时间能作到的,因此决定先研制空对舰导弹。60年代的中国,基础研究储备非常少,缺乏成熟的气动模型。经过反复的斟酌,选择了在海鹰二型岸舰导弹的基础上改型为空对舰导弹。1966年,飞航导弹研究院的总体设计部组建了空舰导弹研究室,并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呈报了《改装海鹰二号导弹为空舰型号的总体方案》,全武器系统代号为371工程,意为三机部和七机部协同研制的第一项工程,导弹型号为风雷一号。
1966年的十月在北京召开了371工程方案审定会,确定了总体设计和战术技术指标。海鹰二号当时已经进入打靶试验阶段,但是对其飞行中的弹道情况并没有很深入的把握,而空射导弹作战弹道包括投放滑翔、平飞、仰俯,投放与地面发射过程不同,是否会受到干扰载机干扰等问题需要进行风洞试验,此外空中发射遇到的低温问题是否会影响发动机点火和工作也没有把握。针对这些问题,采用弹道模型在风洞中投放,同时进行发动机低温试车。当1967年春天四次低温试车成功后,狂热的政治运动也进入了高峰。此前参加研制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在极其混乱与艰苦的情况下,勉强继续研制,而此时文化大革命的洪流却彻底席卷了这块苟延残喘的科研阵地。政治运动的冲击,导致风雷一号的总体技术协调问题无法协调,不过研制人员依旧顽强地支撑着,直到1969年负责担任风雷一号载机研制任务的172厂正式申请轰-6丁飞机停止研制后,风雷一号导弹的研制工作才完全停顿。虽然声称是暂停,但对于风雷一号这个型号来说已经到了尽头。
新生
由于1973年8月南海西沙地区的局势骤然紧张,使大陆海军意识到了快速反应和支援的重要性。当时海军航空兵和空军的作战飞机能够从海南岛三亚附近的基地起飞,对西沙群岛遂行巡逻,而面对南越海军的护卫舰的攻击手段却很有限,能够携带的对地攻击武器只有火箭弹和自由落体的普通炸弹。虽然南越登岛部队部署了高射炮和单兵防空武器,其护卫舰也一直呈防空态势与岛上火力构成相互支援状态,但是采用轰炸机从高空轰炸岛上南越部队的目标是毫无问题的,而攻击海上机动的南越护卫舰却很难。强-5强击机和轰-5轰炸机虽然能够携带炸弹和鱼-2鱼雷进行突击,但是缺乏目标远程搜索和指示。大陆能够遂行反舰任务的强-5飞机没有目标搜索设备,首先要依靠目视对西沙附近的海域进行搜索或接收水面舰艇的引导接近目标,然后进行超低空进行投弹或采取水面跳弹攻击。由于强-5武器投射距离近,因此遭到有火控雷达的防空炮火以及肩射导弹拦截的可能性很大,幸亏当时南越海军舰艇没有区域和点防空导弹。轰-5飞机携带鱼-2鱼雷能够在南越海军40毫米高炮射程外投射,却处于其127毫米舰炮射程内,而且在最大投射距离上投放鱼-2很难命中护卫舰这样的高速机动目标,鱼-2的原型РАТ-52本就是用于攻击巡洋舰以上的大型水面目标的,不适合攻击中小型舰艇,二战中,很少有鱼雷命中驱逐舰一类的目标。根据当时西沙形势判断,最可能的不是与岛上驻军发生冲突,而是海军舰艇之间的对抗引发交战,事后证明这个判断是非常正确的。
1974年1月17日爆发了西沙海战,大陆海军以猎潜艇和扫雷舰投入海战,而南越海军是大型的护卫舰。当时大陆海军都是小吨位作战舰艇,没有得到任何空中支援。虽然海战最终以大陆海军获胜,但是航空兵的作战反应能力体现整个装备体系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航空兵的歼击机直到海战结束以后才赶到交战海域上空巡逻警戒。海战使海军部门深深感到应该有远程载机和制导武器才能有效控制南海。
然而混乱的文革后期任何工作都进展很慢,直到1975年的9月,中央军委才批准同意恢复轰-6丁飞机挂载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同年11月国防工办提出应以6年前停工的风雷一号导弹原设计方案为基础,尽量选用现成的成品设备,以最快速度提供部队装备。一个泱泱大国有近30年没有空对地和空对舰导弹,需要迅速填补这个空白。至此,空舰导弹的研制工作又重新启动,已经散到各处的原风雷一号的科研人员开始集中。1976年又是一个动荡的年头,接二连三的重要领导人逝世和政治斗争,研制工作几乎名存实亡。
1977年4月,三、四、五机部、八机部总局和海军所属近60个单位遵照中央军委的批示,在倾倒联合召开系统方案审定会及配套定点协调会。这次会议意义重大,明确了研制程序和研制配套生产分工,使结束共和国没有空舰导弹的工作真正进入实施阶段。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将导弹正式命名为鹰击6号舰空导弹,同时在轰-6甲型基础上改装轰-6丁载机,方案是在轰-6机翼下挂载两枚鹰击-6导弹。
研制历程
由于已经有仿制上游1号以及研制海鹰1号和海鹰2号导弹的经验,对于鹰击6号的研制有些轻车熟路。鹰击6号的末制导雷达采用了新型的单脉冲雷达,而不是上游1号和海鹰导弹初期的圆锥扫描雷达。所谓圆锥扫描就是以一束与天线中轴线成很小角度、宽度只有1~2度的笔形波束围绕天线中轴旋转来确定目标空间位置,扫描范围类似一个圆锥。这种扫描方式最早是纳粹德国应用于"维茨堡"高射炮火控雷达跟踪,缺点是容易受到角度欺骗干扰,而且无法对抗角度欺骗干扰,因此战后都采用单脉冲制式跟踪目标。大陆在70年代初,就成功地研制出了弹用单脉冲末导雷达,并开始改装在海鹰导弹进行试验。在研制鹰击6导弹时,这些单脉冲雷达并没有完全成熟,由于对雷达研制进展有充分的信心,因此还是作为现成产品入选。不过由于文革多年荒废基础研究,缺乏预研储备,很多哪怕是细小的问题都得从头试验,因此研制进展很慢。从1977年到1979年才研制了9套DM1A单脉冲末导雷达进行试验,1981年改进了抗干扰电路后命名为DM1C,经过1982年的几次试验后,整机终于定型。这是我国新一代末制导雷达。
鹰击6导弹上采用了小型逻辑部件构成的数字化指令机构,与海鹰2导弹的电子管模拟机构完全不同,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机构体积也减小很多。这也是大陆最早的具有程序指令和逻辑判断式的射程控制指令功能的弹上机构设备。
鹰击6导弹有一套773多普勒雷达主要用于测速而不是探测目标。由于高空投放已经具有初始状态,各种气流对导弹航向、姿态和高度随机影响非常复杂。空舰导弹速度慢,飞行时间相对较长,这些因素使导弹在进入自控段后,侧向纵向都会出现很大的散布,严重影响弹上末导雷达捕捉目标。利用弹上多普勒雷达测速能够精确获得飞行地速,提高导弹命中精度,而采用空速管测速,只能测量对气流的空速,不能反映导弹真实飞行状态。对于飞行高度的测量也同样采用了精确的无线电高度表取代原有的气压膜盒式高度表,这种高度表精度高,能够控制导弹超低空飞行。
采用轰-6丁作为载机首先是因为其载弹量大,是当时大陆载弹量最大的作战飞机,当时大陆海空军对导弹主要强调战斗部威力,因此导弹的体积重量都很大,只有轰-6系列的飞机能够携带,其次是当时的设备体积重量也不小,一般飞机难以装下。轰-6丁的机载火控系统主要以射击指挥仪为中心,用245轰炸雷达搜索目标,航向基准陀螺为目标方位参照。当245雷达发现目标后,指挥仪参照航向陀螺指示自动计算射击的舷角,并给出前置提前角。由于空射导弹与飞机的姿态有关,因此必须有航向姿态系统和机身机翼的陀螺稳定平台确定导弹发射的初始姿态,使导弹投射后结合射击指挥仪装定的目标参数自动调整飞行,不然很可能一头扎进水中。全套的设备安装在轰-6飞机上,将整个导航舱和仪器舱挤得满满当当。
245雷达是50年代初前苏联研制的一种用于轰炸的雷达,具有目标搜索功能,同时由于其波束窄,扫描速度快,很适合精确跟踪定位舰艇一类相对速度较慢的目标。于是大陆的研究人员决定利用其这个特点,结合指挥仪搞出一套边扫描边跟踪的火控系统。实现这个功能主要是射击指挥仪对245雷达数据的处理利用。由射击指挥仪不断记录和刷新雷达接收到的目标位置,并用于显示和装定,就是实现了边扫描边跟踪,当时称这类系统为"双边"系统。就当时的ZJ-6射击指挥仪的处理元件技术水平来说,完全可以作到同时边扫描边跟踪两个水面舰艇目标。独出心裁的设计,使轰-6丁火控系统不仅作用距离远、精度高,还能完成领航和轰炸。。1979年11月,火控系统装在一架轰-6甲飞机上进行了试验,证明性能良好,完全满足技术要求。这些很有特色的系统却是研制人员在唐山地震后的危房和地震棚中完成的,世界上从来也没有如此艰难困苦的导弹火控系统研究环境。
系统试验
1978年夏天,在陕西阎良进行了首次空中试验。主要是试验轰-6丁飞机带弹在1000~9000米空域飞行,测试空中应急燃料排放、机弹遥测传输干扰,测量机弹系统的作用距离和方向图等。首次带弹起飞后,飞行员报告飞机发生了强烈振动并请求紧急迫降。飞机带弹降落非常危险,虽然是没有战斗部的遥测弹,但一旦在降落中掉落对于飞机也是很致命的,好在降落非常顺利。经过检测后发现震动是机弹间的空气紊流造成的。因为带弹的飞机是专门用于实验的轰-6,导弹挂在机腹下而不是设计的机翼下,机腹挂弹舱口没有做保形处理,敞开的舱口导致结构强度降低造成震动。发现问题后,只在舱口用螺丝拧上保形盖板就解决了。
1978年10月以后,鹰击-6开始在戈壁滩进行模拟投放试验。三发鹰击-6和一批批的仪器、人员陆续到达。当时一些国家的侦察卫星拍摄到了西靶场附近的军用机场上的轰-6飞机,而且这架飞机长时间的停留引起了这些国家的关注,中国在研制新型机载武器的传言不胫而走。11月6日轰-6进行了投放导弹的试验,不过这次投放在导弹还没有转入平飞前坠地摔毁。查找了很多原因后25日再次投放,结果照样坠毁,两次莫名其妙地失败非常令人沮丧。只好发动所有人员找问题,最后发现设计的生产图纸将弹上仰俯阻尼陀螺接反,而工艺图纸又表成正确接法,厂家是按工艺图纸验收,从而没有发现生产图纸的问题。改动后,用最后一发试验弹于12月5日再次试验。当导弹投下后,滑翔到预定地点点火成功,自动将高度降低到100米转入平飞,投放试验到此获得成功。
由于轰-6丁飞机的进度有所拖延,直到1981年才开始按试验大纲进行试验。试验选择的目标令人令人瞠目结舌,居然是黄海海面上海军的051新型导弹驱逐舰,不过采用的是不装战斗部的遥测弹。1981年11月,在山海关海军机场先做带弹试验。首次起飞给导弹通电后,飞机就立即震动起来,降低速度后震动依旧。经过对遥测数据的判断发现是导弹的舵面在接电后不停动作,因为此时导弹状态没有闭锁,误以为是在自主飞行,因此舵面在不断地动作,而飞机却不理睬其动作,两个系统之间拧了起来导致机翼震动。在排除了震动问题后,又发生了断开电源时,机身右边的遥测弹突然离机落地坠毁情况,结果很快查出是火控系统故障,在断电时误当成发射解脱断电,自行将导弹丢了出去。
排除了一系列问题后,在黄海的试验取得了成功。1982年开始了轰-6丁全武器系统的飞行试验。由于发射禁区不能确定和雷达性能问题,正式打靶到6月还没有确定下来,只是进行了各种测试和带弹飞行。当时的海军航空兵副司令员李景按耐不住,亲自跑去现场协调解决一系列的试验问题。6月19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一架轰-6丁飞机在渤海锦西附近上空用245雷达截获了目标,并且立即自动形成了导弹射击诸元,飞机在2000米高度发射了第一发空舰导弹。导弹射出后,向下滑翔到800米左右高度自动点火,天际间划过一道闪光。导弹按照装定诸元自动转向射击航向和将高度降低到100米改为平飞,呼啸的超低空飞行,将平静的海面激出一片细碎的波纹。在到达预定航程后,弹上末导雷达开机自动搜索,不到2秒即捕捉到了海上的标靶,监测末导雷达的仪器听到了嘟嘟的搜索雷达信号变成了急促上升的呼哨声,弹上自动驾驶仪随即控制导弹加速俯冲,直接命中了这个靶标。在导弹炸起180多米高的水柱的同时,本来聚集在海岸上鸦雀无声紧张地注视着试验海区的试验人员也全部如同爆炸一样猛然跳起欢呼,狂喜的人们将帽子、毛巾、衣服、本子等手头上的东西抛向空中。渤海湾中的一声巨响,宣告了共和国33年没有空舰导弹历史的终结。
尾声
1986年春季一个清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播报了一条消息,中国能携带C-601导弹的轰-6丁轰炸机通过国家鉴定并装备了部队。此时距鹰击-6号定型装备已经过去了两年。外电猜测中国公布轰-6丁和C-601的时候,这个武器系统在中国肯定早已经形成了作战能力。在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时,中国已经展示了一种新型的外界称为C-801的反舰导弹,一群默默无闻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空舰导弹研制。86年早上的那个新闻中的C-601是鹰击-6导弹的出口型号。在中国的反舰导弹研制水平已经发生了飞跃今天,国外却还是没有完全弄清C-601和鹰击-6导弹。
轰-6基本技术数据
机长:34.800米
翼展:34.189米
机翼面积:167.55平方米
机翼平均气动力弦长:5.021米
机高:9.850米
主轮距:9.775米
最大平飞速度:1014千米/小时
巡航速度:0.75马赫
正常起飞重量:72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75800千克
最大着陆重量:55000千克
正常载弹量:3000千克
最大载弹量:9000千克
自卫武器:7门航炮
实用升限:13100米
最大航程:600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1670米
着陆滑跑距离:1655米(不放减速伞)1050米(放减速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