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衡阳9月25日电(李镇东周诗武)国庆前夕,记者车行107国道途径湖南衡山县长江镇杨家园村路段时,随处可见一幢幢风格各异的农家小别墅。据悉,目前衡山县的10万农户有8.3万户修建了红砖楼房,平均每户住房面积达222.2平方米,人平住房面积达56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部分农民还开始追求住房的文化艺术品味,将住房建成依山傍水、亭台楼阁式的小别墅。
衡山县是典型的农业小县,农业人口约占87%。新中国成立60年来,衡山县农民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居环境由安居型转变成节能型和生态型。
据介绍,解放初期,衡山农民的住房大都是泥巴墙、茅草棚。上世纪70年代,农民就开始对自己祖辈传下来的旧房老屋进行“改朝换代”,把原来泥砖茅屋砌成了青砖瓦房。80年代后,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农民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圆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和电视”的梦。90年代以来,不少农民走出家门闯荡商海,挣了钱后纷纷回家建新楼房,一幢幢琉璃瓦盖顶,釉面砖贴墙,高档环保材料装修的豪华农家小别墅拔地而起,有的农户还在屋旁开挖了沼气池,房顶建起了花园和自来水塔,给秀丽的田园风光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衡山农民建房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如今衡山农民已改变“屋前要有禾场、屋后要留小院”的旧习,盖楼房多向空间发展,不仅增加了住房面积,还节约了耕地。永和乡永田村农民周华堂的两个儿子原来住“三间六”老式屋,占地1460平方米,现在拆老屋建起三层楼房,占地不到100平方米。此外,部分衡山农民还在县城购买了高档商品房,过起了农忙时在乡下耕作,农闲时进城打工和安居的幸福生活。完
(责任编辑: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