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训练场上紧张训练的空军女兵。本报特派记者莫伟浓摄 |
新型洲际导弹和巡航导弹已列装
据介绍,第二炮兵目前已经形成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可以打击多种类目标的武器装备系列。
●常规导弹能够全天候、全方位对多种类目标实施精确打击;
●陆基巡航导弹航程远、精度高,能够低空飞行、隐蔽突防、连续突击、精确制导,是实施中远程精确打击的一把利剑;
●新型中远程地地导弹打击效能多样,已成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拳头”;
●新型战略核导弹共和国国防实力的显著标志。随着我军战略武器装备的发展,遏制战争危机、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洲际导弹和巡航导弹完成研制并陆续装备部队,标志着第二炮兵武器装备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国庆60周年阅兵,第二炮兵共有5个导弹装备方队受阅,将展示最精良的武器装备,108枚参阅导弹全部都是最新型号。近日,阅兵联合指挥部副总指挥、第二炮兵副司令员于际训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详细介绍了战略导弹部队的阅兵阵容、参阅装备等。
于际训介绍说,1984年国庆35周年阅兵,第二炮兵组织中程、中远程、远程3型导弹,编成1个地地战略导弹方阵受阅;1999年国庆50周年阅兵,第二炮兵编成2个常规导弹方队、1个中程核导弹方队、1个远程核导弹方队共4个方队受阅;今年,5个导弹装备方队仍将作为整个地面受阅方队中的“压轴”巨阵出现。同时,第二炮兵在此基础上,还首次组成徒步方队———第二炮兵学员方队受阅。
谈到这次受阅的装备方队时,于际训说,这次受阅的战略导弹武器装备是二炮历史上规模最大、数量最多、型号最全的一次,共有5个导弹装备方队受阅。其中,陆基巡航导弹和新型中远程导弹将首次亮相。
他说,受阅的5个战略导弹方队的武器装备,都是我国最新研制生产的新一代导弹,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其中包括:两种不同射程的地地常规导弹,一种常规陆基巡航导弹,一种核常兼备的中远程地地导弹,一种洲际战略核导弹。这5种参加受阅的新型导弹共计108枚,与前两次国庆首都阅兵分别展示的12枚和36枚相比,在数量上成倍增长,标志着中国战略导弹武器已由单一型号发展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导弹并存的导弹大家族。
精良的武器装备将集中展示解放军战略威慑能力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新发展。据新华社电
■本报记者探营
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将驾机参加国庆阅兵
苦训间隙,化个淡妆自我欣赏
本报讯 10月1日,当我们在天安门广场上仰望天空的时候,中国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将编队飞过接受检阅。阅兵当天,她们将驾驶15架歼击机分三个中队,以15米×15米的距离和间隔,成“人”字形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对于这批备受瞩目的女飞行员来说,“首次”、“首批”、“首飞”等字眼一直伴随着她们的成长,神秘的光环让这些年轻的姑娘们承载荣耀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越是困难,我们越是有动力!”
爱美
专用“战衣”设计成泡泡袖
中国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共计16人,2005年被选拔入学,今年4月2日毕业,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21岁,教—8歼击机将成为她们国庆受阅的座驾。
走在驻地阅兵村的水泥路上,身着空军新服装的女飞行员们格外英姿飒爽。记者了解到,中国女歼击机飞行员之前一直没有专用的女式飞行服装,一直都和男飞行员通用。这次国庆阅兵,有关方面专门组织设计,为女飞行员们量身打造了专用的飞行服装和装备。服装的设计和材料都采用了先进的技术,整体色调为藏青色,蓝白相间的空军徽标别在左胸,歼击机图案呈现在臂章上,鲜明地突出了中国空军的特色。有意思的是,服装的设计还集纳了女飞行员们自己的“爱美”智慧,例如袖子的肩膀部位设计成“泡泡袖”,既时尚美观,又有利于抬臂动作。
苦训
每天最多要飞5小时
实际上,女飞行员们从接到国庆阅兵的命令开始,就一直在拼命地训练。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她们青春靓丽、活泼开朗,但背后却流下了数不清的泪水和汗水。
据介绍,女飞行员的训练存在很多困难。参阅的女飞行员飞行时间和空中经验较少,尤其是复杂条件下的飞行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先天的身体条件上,由于飞行载荷与男飞行员完全一样,因此她们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到了阅兵村,生活和训练更加严酷。姑娘们每天最多要飞行5个小时,早上4时起床,5时多开飞,一直到下午3时才能返回驻地。
放松
梳妆、尖叫缓解压力
女飞行员何晓莉说:“我们刚刚毕业,在飞行技术和身体心理方面还有不足,但越是困难,我们越是有动力。”
还有几天,阅兵就正式开始了,飞行员们的压力更大了。尤其是作为首批女歼击机飞行员,万众瞩目给她们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感受。姑娘们排解压力的方法有很多,偶尔翻出化妆包化个淡妆自我欣赏一下、听听音乐看看书,甚至偶尔地尖叫一声,都能让这些很久没有走出过训练场的姑娘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执行‘神七’飞天任务的‘航天英雄’翟志刚和‘英雄航天员’刘伯明都是空军第三飞行学院毕业的,是我们的师兄,阅兵村驻地的走廊中就挂着他们的照片。”也许,姑娘们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一天能够成为中国的女航天员。
本报特派记者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