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法制日报

不尽长江水 毕竟东流去

来源:法制日报
2009年09月29日09:14
  众所周知,中日关系是我国外交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回顾60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史以及不同历史阶段的若干重要历史和法律事件,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日关系的不断发展,是历史潮流的必然要求,就有如浩浩荡荡的不尽长江水,毕竟东流去。从1949年到2009年,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历史划分相吻合,同样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也就是前30年和后30年。

  前30年这一时期,即1949年到1978年,又可基本分成三个阶段。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第一阶段,因日本政府选择与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处于没有外交关系的隔绝状态。为了打破美日同盟对我在政治、经济上的封锁和军事上的包围,维护国家的安全环境并创造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决定开展对日民间外交,就是以民促官,以经济促政治,通过民间经贸关系的发展,推动日本政府在政治和外交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关系。于是,中日关系进入这一时期的第二个阶段。

  上世纪50年代初,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中日双方签订了第一个民间贸易协定,虽然贸易数额不大,但从此打开了中日民间贸易的大门。在中国政府的主动努力下,到50年代中期,中日关系有了比较好的发展势头。195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政府对日政策方针的决议。中央政治局专门作出一个对日政策方针的决议,这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在这一阶段中,虽然因岸信介政权纵容日本右翼暴徒在神户侮辱中国国旗事件,中国宣布停止中日间一切贸易,两国关系转入一个冷淡时期,但到了60年代初,日本国内政局发生变化,池田勇人政府对中国比较友好,中国抓住时机,采取主动,推进了中日民间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两国间由廖承志和高崎达之助签订了《廖高备忘录》(即《中日长期贸易综合协定》),是这个阶段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根据《廖高备忘录》,中日双方分别在东京和北京互设了半官方性质的办事处,并互派了新闻记者,有效地提高了两国关系的规格、加强了相互情况的及时交流和沟通。

  这一时期的第三阶段是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到中日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1978年。这期间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美关系解冻这一改变历史进程和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最初就是以日本名古屋世乒赛为舞台拉开的序幕。而中美间通过“乒乓外交”实现“小球推动大球”的历史性事件,也是日本的新闻记者最先捕捉到了细微的动向,最早报道了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将访问中国的消息。

  此后,随着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代表席位,日本国内要求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声日益高涨,希望与中国对话,发展关系。周恩来总理密切关注以田中角荣、大平正芳等为代表的日本政治家提出改善日中关系的政策主张等情况,并利用各种机会,做了很多耐心、细致的工作。

  经过双方共同的艰苦努力,中日两国政府终于在1972年签订了结束中日间不正常状态、恢复邦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以此为契机,70年代初期的我国外交局面为之陡然一变,包括很多西方国家在内的多个国家纷纷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掀起了又一轮与中国的建交高潮。中国利用变化了的国际形势以及美日矛盾,取得了很好的外交成果,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外交比政治、经济更早地摆脱了文革左倾思想的束缚,开始了新的辉煌。

  1978年,邓小平同志作出政治决断,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这标志着中日关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通过正式的法律文件规定了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从此,中日关系也进入了后30年的新的历史时期。

  上世纪90年代后,日本进入经济低迷时期,而中国的经济则呈现迅猛发展。不能否认,中国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的忧虑和恐惧,因而要想方设法制约中国,中日间的摩擦遂日渐增多。不过很显然,这样的情况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也不符合两国的利益,所以,两国领导人和有识之士决心打破僵局,扭转中日关系中的这一不正常状态。因此,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06年促成和实现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访华。

  在这次被称作“破冰之旅”的访问后,又有了2007年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和2008年胡锦涛主席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建立了两国战略互惠关系的框架,在政府层面上、在高层互访等形式上恢复了正常的状态。

  如今,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和市场对日本和日本经济的重要性已经广为人知,特别是在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发言权也日益增强,损害中日关系,首先受到损害的就是日本自己,这是一个基本事实,也已成为大多数日本人的共识。近期,日本民主党的鸠山由纪夫在出任首相伊始,就对中国表示出了善意,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继续推动和改善中日关系的积极信号。

  中日关系的发展和进一步的深化符合历史的潮流,也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相信只要中日两国继续坚持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和维护两国关系的法律框架,继承和珍惜友好合作的传统和成果,中日关系即便还会遇到波折,但终究要向有利于双方共同的战略利益方向发展,这一方向不可逆转。

  作者林晓光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日本问题专家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