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凭祥九月二十九日电 题:广西边城国旗红 友谊关下通商忙
作者 王刚 孙洁
满眼五星红旗——这是进入中越边城广西凭祥的深刻印象——无论是在热闹县城的店铺,还是偏僻山村人家的屋顶。这道亮丽风景线一直从凭祥市延续至友谊关。
友谊关之名是中国六十年代为纪念中越两国在抗美援越中的战斗友谊而取,此前叫睦南关、镇南关等。
关口处,成排货车进出中越两国边检,关楼上,游人如织。这个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见证了无数次的成王败寇和改旗易帜。直至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一日,解放军在友谊关插上红旗,标志广西全境解放。
“之前有镇南关大捷,清朝老将冯子材大胜法军,却留下个当局签署停战协定的屈辱史;孙中山领导镇南关起义,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撤退,”凭祥市博物馆馆长马赤农告诉记者,“封建没落旗帜终究难敌西方的坚船利炮;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缺乏民众的摇旗呐喊也难有作为。”
在五星红旗稳立中国南疆后,中国与越南关系时晴时雨,最终在二十年前稳定下来,并相约携手向前看。随后,中越双方开始扫除千里边境线上难以计数的地雷。
“当时边民好似比排雷部队更积极,三五成群地冒死开辟了无数条羊肠小道通往边境线,把越南边民的铜铁、鱿鱼等搬回凭祥销售,再将对方所需的布匹、电器等运至边境交易。”友谊关下礼茶村村主任凌振森回忆,当时他也加入了“村民排雷队”挖地雷,“很多村民排雷技术堪比排雷兵,但是也有不少人被炸死炸残。”
缺腿村民以友谊镇的卡凤村、隘口街居多,而这些大胆的村落之后也是富甲一方。“十万不叫户,百万不立户,千万才叫户!”凭祥宣传部黄冠华说,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关于隘口街的顺口溜,当时隘口云集全国各地淘金者,单靠出租囤货场地,村民都能日进千金。
隘口街昔日的风光,如今被数公里之外的浦寨、弄怀等焕然一新的边贸点取代。其中,颇具现代化小镇规模的浦寨每日车流滚滚,已成为中越边境线上最大的边民互市点、东南亚最大的红木家具市场、广西最大的进口水果批发市场,年交易额在三十多亿元人民币以上。为促进贸易,中越两国还将在近年共建一个十几平方公里的“中越自由贸易区”,弄怀、浦寨、友谊关都将并入其间。
从浦寨驶往弄怀,沿路人家房前屋顶的红旗成片涌现,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红色享受。与浦寨一样,头戴“胡志明帽”穿梭忙碌的越南商贩,以及手执大叠人民币和越南盾、坐在银行门前台阶作兑换的中越妇女,都还算不上弄怀的特色,最抢眼的风景,绝对是那一长排整齐的商铺楼上,一抹望不到头的国旗红。完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