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南京开先河 部分教师工资翻番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09年09月30日02:24

  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南京开先河

  本报记者 李芃 江苏报道

  按规定将从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我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开始陆续有了实施方案。9月27日,由南京市人事局、财政局、教育局拟定的《南京市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已经南京市政府同意正式出台。

  按实施办法,南京市市直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平均工资水平将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记者9月29日从南京市教育局获悉,南京市此次定下“对农村学校特别是条件艰苦的学校将给予适当倾斜”的原则,部分农村地区教师的工资可以涨一倍。

  激励效用之考

  据介绍,国家此次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改革,是由各省统一制订原则性方案,各地市出台落实方案,所辖区县分别操作,而具体的奖惩办法和执行细则由各个学校自主决定。

  南京市的方案明确,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工资将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70%,由同级政府人事、财政和教育部门按照同一行政区域同类人员实行统一发放标准的原则确定。

  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设立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两项。岗位津贴执行现行的相应标准,12级教师可“对号入座”查询。工作人员生活补贴标准,不再区分岗位差异,同一行政区域执行统一标准。

  考虑到南京市“城区强而郊县弱”、二元结构明显的特点,改革方案特别规定,同一行政区域内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教师,享受农村教师补贴,同样不再区分岗位差异。据南京市教育局测算,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教师,在此次绩效工资改革后,收入可增长一倍。

  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人员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占绩效工资总量的30%。由学校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建立分配办法,并在考核的基础上自主发放。

  记者获悉,江苏省的其它一些地级市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方案也陆续出台。其中有地方担心,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偏低,激励效果可能会“打折扣”。“部分在一线上课的年轻教师,改革后收入水平下降了”,镇江市政府的一位官员说,他们的收入反而比不上那些工作强度稍逊一筹的老教师。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比例定在30%,是国家的统一设定,暂时不可能突破。不过,南京市此次的方案定得比较细,其中原国家规定的班主任津贴与奖励性绩效工资中的班主任津贴归并,不再分设。新设立后的班主任津贴标准区分初中和小学两个阶段,分别按每人每月400元和300元的标准。

  对其退休人员,在清理规范现有常规性和一次性津贴补贴,以及单位自行发放的津贴补贴的基础上,发放生活补贴。同时明确,绩效工资不作为计发退休费的基数。

  资金统筹难题

  义务教育实行绩效工资改革,对各地的财力也提出了新的问题。上海市某区曾测算,为这一项区里每年要多拿出1.2亿元。

  据了解,对于此次改革,国家虽然提出了“管理以县为主、资金省级统筹、中央适当支持”的原则,但各地在执行时往往难以完全落实。

  即使在江苏这样比较发达的省份,要做到省级统筹也不容易。江苏某地级市教育系统的官员告诉记者,江苏省有关文件对此的表述是“资金市(县)统筹,省里适当补助”。这位官员估计,省里有限的资金将投入欠发达的苏北地区和部分农村学校。

  南京市教育局的人士告诉本报,此次绩效工资改革,南京基本上还是“自力更生”。

  据了解,南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把1000多所学校“下放”到了区县,学校的建设和教师薪酬都由区县和乡镇财政负责。市一级只保留了一些重点中学和特殊学校,总共十几所。

  这一政策在最初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办学的积极性。但随着教育投入标准的不断提高,基层财政渐渐地感到了力不从心。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徐传德介绍,虽然当初学校下沉到基层时,市里也相应分流了一部分财经经费,但基层用钱的缺口还是越来越大,市财政不断地需要“堵窟窿”。

  由此,南京市教育系统在本世纪初就开始实行“市级统筹”:市财政拿出一部分城市教育附加费,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支持农村教育。徐传德透露,这笔钱约占全市城市教育附加费的40%左右,金额达到1.5亿元。市财政为此设立专门账户,区县根据当年的计划上报项目,取得拨付资金。“3万、5万元的项目也都要列出详细的预算”。

  据了解,南京市定下的公共教育投入原则是:“坚持同等享受;向农村教育倾斜;向薄弱学校倾斜;向能干事、会干事的学校倾斜”,据此他们的“市级统筹”已实行了8年。

  但是这一做法实际上突破了城市教育附加费的使用规定,严格来讲不是一种规范的做法。苏中某地市教育学会人士认为,义务教育的各项改革都要“因地制宜”,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充分重视义务教育事业的各方面发展,先行一步增加投入。  

责任编辑:张庆龙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