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秀华 刘平
81岁的高龄,满头银发,两条又白又长的眉毛,远望上去活脱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寿星。苏文茂先生作为当今相声界德高望重的大家,他为人真诚,做人坦荡,谦恭和气,对相声有一种发自肺腑的热情。日前,苏老在家中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近年来因身体缘故登台表演的时候少了,但是我从未停止过相声创作和对相声发展的关注,对相声艺术的感情和追求始终没有改变过,这是我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苏文茂是今日“文哏”相声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传统相声的加工整理者和相声作家。苏文茂说,新中国成立60年也是我艺术发展日趋娴熟的60年。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苏老曾上演过300余段相声。苏文茂整理的《文章会》《论捧逗》《批三国》及《抚瑶琴》《打醋》《老太太说戏》《请客得罪人》《夸祖先》《答非所问》《顺情说好话》等,个个都是精品,享誉曲坛。而且,自1950年根据“独角戏”改编的精品小段儿《宁波话》后,1956年开始相声创作,《大办喜事》是他创作的第一个段子,之后,创作就愈发不可收拾,作品有《满载而归》《纸里包火》《得寸进尺》《美名远扬》等。
苏先生的舞台作风持重、稳健。对于自己的“文哏”相声,苏先生说:“"文"当然要有一种含蓄隽永的美学意蕴,在舞台风度上指的是"文静",在语言使用上指的是"文采",在艺术表现上则是细腻而婉丽,在性格塑造上指的是深刻而蕴藉。”
苏文茂自幼从师于著名相声艺术家常宝堃,老师的长处,给他打下了坚实的艺术功底。独立于相声舞台之后,张寿臣先生的深刻、细腻、含蓄等特点,又给了他很大的启发,著名表演艺术家侯宝林的洗练也让他受益匪浅。可以说他集各家之长于一身,渐渐形成了自己幽默含蓄的风格。
在采访的最后,苏先生感慨地说:“我是一个穷孩子,是老师拯救了我,是观众把我送到了艺术殿堂。我说相声60多年,观众给了我那么多的支持,成就了我的艺术之路,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给观众交卷、报恩,用自己的演出给大家带来笑声,这是我的心里话。近来身体不好,登台演出有些难度,不是演不了,是怕观众不满意。那我就多做一些台下的工作,写一些有关相声的文章,与青年演员们交流交流,希望我的相声能让大家开心愉快,能做到这点我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