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核谈”开门能否见通途?
来源:
解放网-解放日报
2009年10月03日08:40
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是伊朗核问题“6+1”日内瓦会谈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美伊互释积极信号。一年多前,也是在日内瓦,各方还因为伊朗核问题闹得不欢而散。美伊态度为何今非昔比?在释放这些积极信号后,伊朗核问题走向又将有何变化?
美伊“示好”互有需要
此次最大的一个看点是,美伊官员利用会谈间隙举行了非正式双边磋商。这是美伊高官自两国断交以来双方最高级别的双边接触。
美伊之间会出现上述积极互动,专家一致认为,这并不奇怪,因为双方互有政治需求。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安惠侯表示,为改善美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关系,稳定中东局势,以此确保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奥巴马执政后力图把布什时期的“大棒”政策调整为以对话、谈判为主的外交手段,而这次会谈正是奥巴马对这一外交理念的实施,同时也反映了美国现政府对伊朗政策的某种调整。
“这次美国的积极姿态,除了体现出对伊朗政策的调整,同时也有现实的考虑。如果伊朗核问题不解决,美国就会被拖在中东难以脱身。”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主任李伟建说。奥巴马上台后,宣布从伊拉克撤军,把重点转到阿富汗。但是,伊拉克面临撤军后的稳定问题,新阿富汗战略也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而在上述两个问题上,伊朗都能发挥作用。
就伊朗而言,安惠侯指出,首先,由于其国内经济陷入困境,加上国内一些政治势力对内贾德现政府不满,后者希望借助谈判来改善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以及政治上的民主氛围。其次,想以妥协、软化的姿态使西方不能立刻加强制裁,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也一时难以实施,从而争取时间发展核能力。
此外,伊朗还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通过与美国“交易”,最终消除美国对伊朗的敌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伊朗方面不断制造或加大筹码,释放模糊立场,从而获得与美国博弈的空间。”李伟建说。
伊朗“示弱”有的放矢
比起美国,在这次“6+1”日内瓦会谈上,伊朗态度的软化更引人关注。伊朗明确释放两个积极信号:一是承诺在第二座铀浓缩工厂问题上与IAEA合作,尽快向核查人员开放,并原则同意由俄罗斯帮助提炼所需浓缩铀;二是同意在本月底之前就核问题举行第二轮会谈。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认为,伊朗转变口气还是迫于会谈前在外交与军事上的双重压力。一是美国放弃东欧反导计划,并换取了俄罗斯的支持,伊朗希望维持美俄分化的局面至少暂告结束,六国可以一致对其采取制裁行动。二是来自以色列方面的军事威胁令其不安。“但是,伊朗的让步只是在基本利益不受损、付出代价不大的前提下作出的,比如向核查人员开放第二座铀浓缩工厂其实并无实质意义,因为工厂既已暴露,再保密就毫无意义,即使IAEA来核查,也不会有什么发现。伊朗反而可以利用此举显示一种诚意,来缓和与美国的关系,对国际舆论也有个交代,使其在今年内很难再受到制裁,为此提出第二轮谈判也可谓有的放矢。”华黎明说。
对于伊朗释放的这两个积极信号,李伟建还是将其定性为伊朗一贯的“两手”策略。“在日内瓦谈判前,伊朗出台了一系列强硬举措,但是它也知道,若一味强硬,于己也不利。因此,在会上作出一些缓和姿态,可以避免进一步的制裁,从而为自己获得回旋空间。”
有观察家认为,伊朗同意在很短的时间内举行下一轮伊核问题正式会谈,表明其解决核问题的意愿。“月底再谈意味着谈判渠道畅通,只要伊核问题能通过谈的方式来对待,就在孕育走向缓和的契机。美伊双方在守住各自底线的同时,也应寻找共同点来开拓妥协的空间。”安惠侯说。
未来走向仍存在变数
不过,伊核问题之所以迟迟难以解决,归根结底是美伊之间存在长期的敌对和不信任,以及双方都难以放弃各自的利益诉求。“伊朗并未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以及核计划这一底线,因此,伊朗和西方国家的分歧症结并没有消除,核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时日。”李伟建说。
事实上,在核查具体时间以及下轮会谈的议题等问题上,伊朗和六方还存在很大分歧。而在关键的铀处理问题上,伊朗也只是“原则同意”。伊核问题的未来走向还存在不少变数。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就表示,美国不是为了谈判而谈判,日内瓦会谈开启了一扇门,但还要看事情的发展。参加1日会谈的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成竞业也指出,各方需进一步加大外交努力,保持并推动对话和谈判进程,寻求全面、长期、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办法。
上网从搜狗开始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