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在世界屋脊的舞台上:记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0月11日07:49
  这是一支随刘邓大军从炮火硝烟中走过来的军队文艺团体;

  这是一支全军驻防海拔最高的文艺轻骑兵;

  这是一支在多民族地区履行特殊使命的文化宣传队。

  半个多世纪以来,诞生于豫皖苏解放战争中的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从渡江战役到湘南战役,从衡宝战役到成都战役,从进军西藏的雄关漫道到风雪弥漫的边关哨所……伴着《洗衣歌》的节拍,踏着《酥油飘香》的音符,和着《美酒献给金珠玛》的韵律,这个团已走过61年的光荣岁月,创造了辉煌业绩。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放歌高原:在创新中追求卓越

  2009年10月10日。

  首都北京,中国剧院。

  激情奔放的鼓乐、优美动人的舞姿、高超强劲的鼓技,女子群舞《太阳鼓》把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这里为首都人民演出的《雪域边关情》综艺晚会推向高潮。气势恢宏的场景、热情豪放的动作、柔美欢快的舞语把观众带到高原人民在党的阳光下团结和谐、欢欣鼓舞、放歌新生活的喜悦心情和欢乐场景中。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作为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军队文艺团体,此时此刻,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团长许明扬和编导们深深懂得,西藏民族舞蹈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只有立足于西藏民族舞蹈特色,在舞蹈技巧、表现手法、舞蹈内涵上开拓创新,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超强的有大气力作。

  1950年,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随18军将士,不畏山高路险、高寒缺氧,为进藏部队和藏族群众说着快板、呼着口号,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歌唱军民一家、藏汉情谊,将舞台从成都平原搬到了世界屋脊。

  时光荏苒,半个多世纪转瞬即逝。新西藏在党的正确领导和驻藏人民解放军的大力援建下,各行各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一代代官兵时刻紧跟党的创新理论步伐,创作出具有浓郁边防特色、民族特色、部队特色的文艺作品。

  “越艰苦险要的地方,越有感人的素材,越是感人的素材,越容易还原战士的生活。”这是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建团至今永恒的追求和不变的信念。当年,著名作曲家罗念一就是打着背包,跟随进藏部队,一路观察,一路体验,创作出家喻户晓的《洗衣歌》。如今,新一代文艺工作者仍然把下边防、上哨所作为自己艺术之路的必然旅程,每年都主动要求深入基层连队哨所当兵锻炼、体验生活。

  孟兆华第一次下边防体验生活时,来到西藏军区最西边的一个连队,在只有5个人的哨所待了整整5天,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一天,他听战士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女演员到连队来演出,上厕所却成了问题。连长踱着步子,绞尽脑汁,决定在连队背阴的角落垒一个简易厕所。可这里是狼出没的地方,连长担心狼突然闯入,只得派兵站岗。孟兆华得知此事后,当即创作了小品《特殊哨位》。这个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在边防演出时,受到官兵们异常的热爱,演一路,笑一路,一直演到了北京。

  “藏族人民的救星是共产党,阿妈的亲人是金珠玛,雪山小路是圣洁的哈达,连接着我们藏汉人民的心……”第九届全军文艺会演中音乐短剧《风雪路上》,饱含着浓郁的西藏风情和雪域边关特色,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风雪路上》是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根据亚东县三位藏族老阿妈从少女时代起,就为不通公路、海拔5000多米的詹娘舍哨所战士无偿送新鲜蔬菜,27年从不间断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来。

  在北京的专场演出,无数观众用掌声、泪水表达着中华亿万儿女对老阿妈的崇敬之情。文工团演职人员也在艺术实践中,读懂了“生活是创作的第一源泉”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被列入20世纪经典华人舞蹈作品的《洗衣歌》,是反映文工团艺术之路上创新发展的经典节目之一。通过藏族姑娘帮解放军洗衣服这一极富生活化的场景,浓墨重彩地表现了高原军民亲如一家的阶级感情。无数观众也在这一节目中真切感受到了西藏高原军民一家、藏汉一家的浓浓深情。

  著名编导李俊琛在构思《洗衣歌》期间,一天,她下部队看到一群藏族姑娘来到营房帮助战士洗衣服,战士们不让洗,她们就抢衣服洗,战士们抱着衣服跑,藏族姑娘们就在后面追。姑娘们边洗衣服边唱歌,节拍整齐、柔曼欢快。李俊琛灵机一动:这不就是真实的军民情谊舞蹈吗?

  著名作曲家罗念一看到李俊琛写出的剧本后赞不绝口,当即谱曲,写出了脍炙人口、走红大江南北的绝世佳作《洗衣歌》。1964年4月全军第三届文艺会演,《洗衣歌》获得了编导奖、音乐奖、舞美奖、表演奖,李俊琛受到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面对成绩,文工团演职人员并不满足于“在西藏躺着就是奉献”的观念,而是向新的目标冲刺。

  女子群舞《酥油飘香》的编导、西藏军区文工团副团长达娃拉姆在创作这一舞蹈时,连续数月深入牧区,与藏族妇女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切感受到了新西藏的妇女自信、向上的精神风貌,很快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舞蹈人物和舞蹈语言。舞台上,气势恢宏的场面让观众眼前一亮,使传统的藏族舞风变得新颖别致,将西藏军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深情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2004年深秋,这一舞蹈喜摘全国舞蹈大赛金奖。

  近年来,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大批表现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及鲜明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2004年,全军第八届文艺会演,一举夺得1个特殊贡献奖、10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共32个奖项、39块奖牌。200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舞蹈电视大赛,歌曲《藏族人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放歌边陲:服务军民是我们永恒的主题

  “有战士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演员!”“有藏族群众的地方,就有我们的歌舞。”这是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首任团长朱子铮、现任团长许明扬在内的所有文工团领导和演职人员固有的理念。从61年前文工团诞生之日起,这个信念就融注到他们对军队边疆文艺事业的追求之中。

  61年来,西藏军区文工团的演员们爬雪山、淌激流、闯冰川、过沼泽,风餐露宿,忍饥受寒,但大家只有一个愿望:满足边防战士和西藏各族人民对文化生活的热切渴望与需求。每次下边防演出,都留下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那年7月,内地骄阳似火,海拔4900多米的查果拉哨所,气温零下14摄氏度。为了让哨所官兵看到原汁原味的舞蹈,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舞蹈演员们身穿单薄的短裙,赤着脚在哨所门前的空地上旋转、跳跃……虽然彻骨的寒风把她们的脸和手臂吹得发紫、冻得发红、浑身发麻,但她们仍然向战士们展示着最动人的笑颜和最优美的舞姿。1999年8月下旬,西藏军区出动数千名官兵、民兵担负兰—西—拉光缆施工任务。为鼓舞官兵士气,文工团的演员们打着背包跟车上路,哪儿有施工部队,他们就在那里搭台,哪儿条件最艰苦,他们就到那里演出。在海拔5000多米的昆木加、乃堆拉、无名湖等哨所演出,跳昏倒了吸点氧醒过来又接着跳,有时一天演出两三场,哪怕观众只有一两个,都做到走一线不漏一兵一民;冬季演出,女演员仍穿着单薄的裙子,在滴水成冰的雪地上,冻得全身发抖仍一丝不苟地演出。那年3月,演员们在藏北那曲高原光着脚板跳反映劳动场面的舞蹈《阿谐》,突然大雪夹着冰雹漫天袭来,演员们未动声色地坚持着,将每一个动作为边防官兵和牧民展现得完美无缺,战士和牧民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脱下大衣、皮袄铺在雪地上。

  正是在这样的磨砺中,他们把自己塑造成了真正的高原文艺战士。

  2002年冬天,国家二级演员、文工团演唱队副队长巴桑收到一封来自素有“云中哨所”之称的詹娘舍哨所官兵的来信,信中说战士们想念她,想听她的歌。

  “战士的需要就是我的追求。”捧着哨所战士的来信,巴桑的眼眶湿润了:没有共产党,没有人民解放军,就没有我这个农奴后代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上哨所为官兵演出。

  高天寒哨,冰雪层层封锁,举步维艰。10多名官兵踩着漫过大腿的积雪连续向哨所进发了3次,最终遗憾地回到了团部。

  “哨所不是有电话吗?我就在电话里为战士们唱歌。”巴桑说。

  电话那头,7名战士聚在一起,《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说句心里话》、《一个妈妈的女儿》等7首歌曲,巴桑含着眼泪一气唱完,战士们也在电话那头唱起了《祖国啊,这里有我》。此情此景,站在一旁的边防团领导的眼眶里早已噙满了热泪。

  7年过去了,这件事一直激励着文工团所有演职人员,它无时不在提醒大家:为兵服务,是军队文艺工作者永恒而神圣的职责和使命。同时,在履职尽责中他们更加明白,军队文艺工作者因士兵而存在,人民军队文艺工作者更应懂得“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为此,他们在上哨所、下连队为部队慰问演出的同时,常年坚持深入乡村、牧区为西藏各族人民送去精神食粮,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队,使西藏各族人民树牢了听党话、跟党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坚定信念。

  在送戏进农牧区中,为了让更多的西藏人民看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文工团经常把舞台搬到广袤无垠的草原。无论炎炎烈日,还是漫天风雪,演员们都乐此不疲。她们把文艺作品送给群众,把欢乐带给人民,收获的却是比金杯更为金贵的口碑。牧区群众献给文工团演员们的笑声和掌声,山花和泪水,便是西藏军民团结协作、携手奋进的最好见证。

  西藏人民常说,我们是通过解放军了解共产党的,西藏军区文工团就是一心为民的共产党的缩影。西藏岗巴、萨嘎、吉隆等边境县的农牧民,每年抽出时间自觉加入到边防官兵巡逻队伍中,在边境线上筑就了“户户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边防钢铁屏障。数十年来,西藏军区部队在军事训练场改扩建中征用土地,驻地老百姓主动让出自己的“命根子”。他们说部队训练是大事。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放歌世界:让“共产党好、金珠玛米最亲”更加响亮

  2006年,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

  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一台饱含浓郁西藏风情和雪域边关特色的晚会,在异国皇宫酒店拉开帷幕。月光下,牧女踏着时而激昂、时而柔美的音乐翩翩起舞,“共产党好,金珠玛米最亲”的配音,夹杂着给西藏带来现代文明的滚滚车流、隆隆机声,唤醒了雪域高原沉睡的古老山川。歌曲《金色的牧歌》抒发了藏族人民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无限热爱,表达了百万藏族同胞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整台晚会,精彩纷呈的舞蹈、歌曲、短剧、小品让尼泊尔观众数十次击掌欢呼,起身鞠躬,表达他们对中国共产党的景仰之情。

  41年前,同样在尼泊尔首府加德满都的国家剧院。

  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在这里与尼泊尔隆重庆祝中尼公路建成通车。国王马享德拉及王族、政府要员观看精彩演出后,马享德拉国王动情地说:“这台晚会不仅是中尼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更是中尼人民世代友好和睦的印证”。

  数十年来,文工团用艺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用艺术讴歌西藏边防军民,他们时刻以开放的姿态,紧盯世界各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前沿,借鉴吸收国外文艺团体先进成果,积极探索军营文化艺术民族化、大众化道路,在表演内容、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形成了军营文化富有西藏民族特色的独特风格,把《洗衣歌》、《酥油飘香》、《一个妈妈女儿》、《故乡情怀》等优秀文艺作品传向雪域之外。

  从此,西藏军区文工团开始飞越喜玛拉雅,迈向更高的艺术殿堂,展示西藏边防军人独有的风采。

  1999年冬,在香港回归两周年之际,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带着中央军委和总部的关怀、带着驻藏部队广大官兵的深情厚意赴驻香港部队慰问演出。

  夜色中的香港维多利亚港风平浪静,灯火辉煌,昂船洲海军基地礼堂一片欢腾。

  西藏军人在风雪高原克服重重困难戍守边关的故事第一次形象地展现在驻港部队官兵面前。舞蹈《雪地情深》,登场就赢得了驻港部队官兵雷鸣般的掌声;小品《找阿爸》讴歌了驻藏部队与西藏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鱼水深情;舞蹈《洗衣歌》折射出西藏高原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和谐一家亲的军民情谊。成功而精彩的演出,赢得“演艺精湛、香江留芳”的美誉。

  虽然在香港的时间不长,但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的演员们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给驻香港部队官兵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来到香港,演员们产生了“氧中毒”的反应,个个都头晕、嗜睡。驻香港部队的领导要他们多休息,但他们说什麽也不肯,都抢着利用有限的时间排练。藏族演员扎西和央宗生病发烧,团领导安排休息,但他们依然带病坚持演出。

  演出结束,驻港部队领导拉着演员们的手说:“你们的节目让我们很受教育,加强香港军地建设,《洗衣歌》就是我们的标准。”外交部马毓真特派员激动地说:“1955年我到过西藏,观看过你们的演出,当时我还当过你们文工团的英文报幕员。今天在香港的演出,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真不愧为"高原文艺轻骑兵"这一称谓。”

  驻港部队在欣赏精彩节目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西藏文化的魅力。文化有民族,无国界。2006年文工团赴印度的慰问演出,就是通过文化,引起两国人民的共鸣。极具民族特色的舞蹈《炒青稞》,生动展示了藏族姑娘喜获丰收的快乐心情,饱含藏文化特色的《酥油飘香》和极具时代魅力的印度歌舞《Jungen》令印度观众大为折服,心驰神往,不时赢得观众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热情奔放的民族舞蹈,高亢嘹亮的雪山劲歌,感人肺腑的爱民小品,粗犷豪放、气势恢宏,颂扬了新西藏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和西藏人民的美好生活,抒写了军民团结、藏汉一家,共同保卫边疆、共建和谐家园的浓浓深情。

  演出的第二天,当地媒体对极富民族特色、备受世界艺坛关注的中国藏文化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驻印度使馆工作人员和华人华侨拉着文工团演职人员的手说:“你们的演出,为祖国人民争了光,让印度人民了解了中国文化。”

  (人民网军事在线北京10月10日电)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