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女驾驶员首次加盟雪龙号 黑龙江队员参建昆仑站

来源:东北网
2009年10月12日11:17

  黑龙江两队员再赴南极科考 将传回最新“科考日记”

  东北网10月12日讯 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昨天10时从位于上海的极地码头起航,再次远征,开始第26次南极考察。来自黑龙江测绘局的科考队员韩慧军和李福生随雪龙号出征,他们将赴中国南极昆仑站执行内陆科考任务。黑龙江省另一位科考队员任宏远将于稍晚时间乘飞机,赴南极长城站执行越冬任务。

  韩慧军成黑龙江省赴南极三站第一人

  昨天10时20分许,记者拨通了在雪龙号上的韩慧军的电话。据韩慧军讲,他们刚离开码头不久,一切顺利。本次科考大约要半年的时间,预计明年4月初回国。此次是韩慧军的第三次南极科考之旅,他也成为黑龙江测绘局赴南极参加科学考察次数最多,且是唯一先后到达南极三站———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的黑龙江省队员。在漫长的海上航行中,通讯联络将不是很方便,不过,韩慧军告诉记者,他会通过铱星电话、网络或其他手段与新晚报联系,定期将沿途的故事、图片以及在南极科考过程中的情况写成“科考日记”发回国内。

  黑龙江省队员参与扩建昆仑站

  据专程赴上海为黑龙江省南极科考队员送行的黑龙江测绘局极地测绘中心主任吴文会介绍,黑龙江测绘局此次共有3名队员赴南极参加科考工作,除韩慧军是第三次参加外,电子工程师李福生和机械师任宏远都是首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工作。其中,任宏远赴南极长城站执行越冬任务。

  据介绍,“雪龙”号预计于明年4月10日返回上海,计划航行约3万海里,这将是“雪龙”号航行距离最长的一个航次。本次在为期半年的考察中,科考队将执行“一船三站”共59项科学考察任务,对长城站、中山站进行考察,黑龙江省两名队员将随内陆队挺进昆仑站,参与我国南极内陆昆仑站的扩建工作。

  极地科考进入航空考察新时代

  据介绍,“雪龙”号配备了两架直升机,其中,“雪鹰”号外吊挂起飞最大总重量为12700公斤,一次能吊挂5吨重的货物,最大载客量为14人,最高航速为每小时255公里。由于采用了双发共轴式反转旋翼设计,“雪鹰”号拥有较强的抗风能力。卡-32重型直升机“雪鹰”号正式入列中国极地考察,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全面进入航空考察新时代。“雪龙”号上装运了科考设备、油罐、站区建筑材料等物资3900多吨,近4000吨油料和1300多吨淡水。此外,“雪龙”号还准备了近600种,总重约60吨的食品和调料,除蔬菜和水果需在沿途港口补给外,这些食物足够满足考察队全程的饮食需求。

  女驾驶员首次加盟“雪龙号”

  据了解,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共计250多人,是自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以来人员最多的一次。其中,年龄最大的59岁,年龄最小的仅20岁。此次科考队整体趋向年轻化,队员平均年龄仅为35.8岁。本次考察队中共有12名女队员,包括1名女性驾驶员、2名女性气象保障人员和2名女内陆队员等。其中,“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迎来了其历史上首位女性驾驶员谢洁瑛。今年27岁的谢洁瑛是上海海事大学的教师。

  作为此次“雪龙”号4名驾驶员之一的她,曾专门到上海海事大学的校船“育锋”轮上实习了一个月,并驾驶“雪龙”号进行了试航。

  中国南极科考大事记

  ●1984年l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编队由上海起航,同年12月26日抵达南极。12月31日,南极考察队登上乔治王岛,并举行长城站奠基典礼,第一面五星红旗插上了南极洲。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落成。

  ●1986年3月30日至1987年1月2日,由12名队员组成的越冬队在长城站越冬,并进行科学考察和观测。

  ●1989年1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奠基。2月26日,中山站落成。同年,一支20人的越冬队首次在中山站越冬并进行科考。

  ●2002年,中国第19次南极考察历时121天,是中国历次南极考察时间最短的一次。但科考队首次在南极埃默里冰架钻探成功,并收集了大量陨石,在南极冰盖研究、地质研究、陨石研究和南大洋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25次南极考察期间,中国建成了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并对中山站的科考能力进行了扩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