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新世纪周刊 > 新世纪周刊最新

别将责任感道德化

来源:新世纪周刊
2009年10月13日11:54

  别将责任感道德化

  中国人喜欢为职业的责任感寻找一个道德制高点, 实际上,和责任感相对的那个词不是道德,而是情绪

  ■刘戈

  九年级三班正在上《思想品德课》,这一课的内容是“责任”。老师用这样的一个事例来阐明什么是责任:一个人并不喜欢他的工作,但他还是认真地履行他的职责,这说明他有责任感。一个戴眼镜的女生站了起来,向老师发起了挑战:“他既然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为什么不换一个?”轰的一声,全班的同学都笑了。“他坚持做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并不能说明他就有责任感,他也很可能是为了以后得到更高的职位,挣更多的钱,得到更多的好处。”小女生继续按自己的逻辑发表她的看法。老师没有正面应对这个挑战,把它变成一场辩论:“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这是我女儿转述的白天在她们班课堂上出现的一幕,那个小女生是她的好朋友,她为自己的朋友自豪。而我,在为勇敢地站出来反驳老师的同学不是自己的女儿有一点遗憾的同时,由衷地赞叹:她说的是真话,而且是经过独立思考的真话。尽管她理解问题的方式还带着这个年龄的稚嫩。

  什么是责任感?放在职业上考量,就是为了某种目标,认真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而不管自己是否喜欢。小女生和教材的冲突在于,教材把“某种目标”定义为社会和他人的利益,对工作的责任感来自于对社会无私奉献的崇高道德意识。而小女生同样认同这个定义,但她显然不同意把做好一份不喜欢的工作赋予如此崇高的道德价值,这不符合她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强烈地同意小女生的意见,职业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准无关。我们随便就可以指认一些为朋友两肋插刀、对别人无私帮助、对父母极尽孝心的人对自己的工作却总是浮皮潦草、得过且过,毫无责任感可言。与之相对,也有不少自私冷漠、卑鄙龌龊、为人不齿的小人对自己的工作恪尽职守、兢兢业业。

  所谓责任感,其实首先是对自己负责。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对于职业的责任感是这样描述的:“一个人如果不认真投入到对自己的个人利益有重大影响的活动,就会让人觉得卑鄙下作。一个君主如果不努力征服或者建设一片领土,也会被人瞧不起。一个绅士只有以正义的手段去获得财富或者争取一个要职时,才会得到我们的尊重??”亚当斯密告诉我们,你在什么职位上就要努力地去做和这个职位相对应的事情,否则就是没有责任感,就会被人瞧不起。

  在斯密的眼中,作为一个拥有工作能力的人,做好自己的本分的那份工作,更能赢得人们内心的真正尊重。在西方,这是一个全民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但在中国,人们内心是这么认为的,但在公开场合,一定要为职业的责任感寻找一个更高的道德制高点。我们会把认真工作并且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那些扶危济困、舍己救人或者赡养别人的父母的好人、善人一起评为道德楷模。当他们站到一起领奖的时候,我们总会对表彰的标准产生些许的迷惑。一个有着重大发明的科学家和一个跳水救人的见义勇为者是不能用同样的价值标准衡量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缺乏职业责任感的文化,在对学生的教化中总是试图通过对责任感的道德化来使受教育者认同责任感并形成其行为准则。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受到的教育总是和他们体会到的现实相矛盾。

  和责任感相对的那个词不是道德,而是情绪。适度地克制自己的情绪就是责任感。我们会因为自己的智力或者经验不能胜任而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因为眼下的这份工作不能带给自己期望的收入和地位而不喜欢,也可能因为这份工作不能带给你成长的感觉而不喜欢,还会因为讨厌自己的上司和同事而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面对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情况,情绪就会支配我们的行为。在彻底放弃这份工作的决定没有做出之前,大部分人会对自己的工作采取应付的态度,在那些得过且过的日子之后,别人对你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评价—责任感,就大大打了折扣。

  其实,大部分的情况下,碰到一份自己天然就喜欢并且一直能喜欢下去的工作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对工作的喜欢是经营出来的,而责任感恰恰是你可以用心来经营这份工作的前提。没有全心的投入过程,所谓的喜欢是虚无缥缈的,很容易因为外界环境或者内心情绪的波动而移情别恋。没有责任感,就找不到自己的真喜欢。

  眼前或者今后可期待的利益,可以看做是你对工作责任感的补偿,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在工作上的责任感永远不会和你所期望的美好未来相矛盾。态度决定一切,全心地投入到你自认为不喜欢的工作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利益,而这种利益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符合公众利益。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