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法中学设万元大奖提高出勤 奖学还是利诱引争论

来源:青年参考
2009年10月13日14:47

  法职业中学设万元大奖让学生出勤 民众争论是“奖学”还是“利诱”

  本报特约撰稿 陈宗伦

  美国《纽约时报》10月6日报道,在法国巴黎相对贫困的郊区,3所职业高中却来了个大手笔——只要学生坚持上课并取得好成绩,就可以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最高1万欧元的奖金。类似的高额奖励在法国的中学还从来没有过。这是“奖学”还是用“金钱利诱”?法国社会为此争论不休。

  万元大奖是无奈之举

  长期以来,法国的中学生到课率低、集体辍学现象严重,以及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一直是法国政府头疼不已的问题。在政府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吸引大众眼球的要属这项史无前例的万元激励教育项目。该项目已于10月5日在巴黎郊区工薪阶层社区内的3所职业高中正式实施。

  法国中学这一重奖举措的理论依据是:“同伴压力”理论和“物质刺激”理论。学生们可相互督促,为提高班级平均到课率及平均成绩而共同努力。各班集体一旦目标实现,政府将给予2000~10000欧元不等的奖励,这笔奖金可用于学习驾驶、班级旅游等各种活动开支。

  巴黎市大学区(包括市区和郊区)负责人吉恩•迈克尔•布兰奎尔说:“为提高中学生到课率,我们只有在鼓励手段上努力创新,除此之外,别无出路。”

  然而,这种用金钱激励青少年读书的做法,在法国上下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法国最大家长协会——公立学校学生家长委员会全国联合会会长琼•哈杉表示:“用金钱奖励青少年学习严重歪曲了教育的使命。”法国第二大家长协会——公共教育学生家长联合会主席菲利普•弗朗德,也不赞成“金钱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杠杆”。

  一个名为“援救教育”的民间独立协会,甚至在其网站中严词抨击政府“利诱”学生,践踏了法兰西共和国价值观。

  面对社会上的反对之声,布兰奎尔反驳道:“如果我们将万元大奖称之为奖学金,那么每个人都会赞成。人们也都认同政府有必要将青年从大街上拉回教室,以降低失业率和犯罪率。但任何解决办法都是不容易的,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这次万元大奖只是众多试验举措中的一项。一旦此路不通,我们必然会尝试别的方法。”

  学生缺勤让学校伤脑筋

  在法国,教育是个很敏感的问题。法国人认为,学校教育体系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法国全国(特别是多民族和贫穷社区)中学辍学率的上升,社会上要求教育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据统计,在20~24岁的法国青年中,多达13%的人(约15万人)没有拿到中学文凭就进入了劳务市场。很多人认为,4年前发生的法国郊区青年的骚乱事件,正是教育失败的集中反映。

  “勤上课成绩优万元大奖”是法国政府165项教育改革项目中的一项。这些教育项目早在7月就公之于众,但直到《巴黎人报》10月2日头版头条刊出报道《好学生奖钞票》之后,该项目才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反应。

  如果该项目成功的话,那么法国1687所职业高中的一半学校将会推广这一项目。然而,在预算赤字持续增加的今天,法国政府如何负担如此高额的奖励,显然是个问题。

  “援救教育”的阿尔德里克•布朗忧心忡忡地说:“教育已成为法国最昂贵的预算项目,一旦万元大奖项目推而广之,无法想象会浪费纳税人多少银两。”

  其实为了保证学生出勤,法国政府和学校没少费脑筋。多年来,它们采取过多种不同的措施。巴黎附近一所中学曾向经常上课的学生发放电影票,结果一年后,学生旷课率从两年前的平均26天/学年,降低到20天/学年。越来越多的法国学校还发动家长,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相互通报学生到课情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